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台湾 >> 台海名家  >> 正文

美国大选不影响其拉拢台湾及印度建构“亚洲北约”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华夏经纬网 萧衡钟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美国大选将于11月3日正式登场,选民除了选出未来4年总统,也将选出新一届国会,这次国会总共改选470个席次,包含参议院100席中的35席及众议院全部435席次。美国智库“战略暨国际研究中心”(CSIS)中国权力项目主任葛来仪(Bonnie Glaser)表示,目前美国国会挺台湾的声浪强健,不论大选结果为何,这些趋势未来都将持续,不会因为几位友台议员选输或离开而有所改变,未来议员也会持续提出法案对抗中国大陆。

   而在印度和中国大陆边境冲突持续升级、中美关系恶化之际,美印双方也正式签署了《地理空间基本交流与合作协议》,藉以提升双方对于中国大陆的战略牵制、反制中国大陆在印太地区的军事威吓。

   一、大选结果不影响美国持续挺台抗中

   由于多次倡议承认台湾主权的共和党籍众议员游贺(Ted Yoho)去年12月即宣布不再参选,明年1月任期结束后将离开国会,而积极推动挺台法案的共和党籍参议员贾德纳(Cory Gardner)虽寻求连任,但目前民调落后民主党对手9个百分点,连任机率恐怕不大。这表示今年过后,台湾可能在美国国会殿堂一连失去两名力挺台湾的友人,至于这是否会导致国会对台支持力道减弱,葛来仪则是认为“这完全不需要担心”。

  首先,目前台湾地区在美国国会拥有强健支持,其力道都比过去来得强而有力。例如当初友台参议员赫姆斯(Jesse Helms)曾担任参议员长达30年,他曾参与制定所谓的“台湾关系法”,1999年也提出“台湾安全强化法案”,呼吁美方加强对台军售,但赫姆斯在2003年初退休,并于2008年辞世。当初赫姆斯退休时,许多人也担心台湾利益会受到影响,葛来仪表示“但现今不用担心可能发生这种事”,因为现在美国国会毫无疑问地非常支持台湾,预计未来将会有更多议员造访台湾。

   其次,在全球疫情延烧下,葛来仪也指出,台湾这次的防疫成为台湾赢得许多支持,葛来仪认为“即便只是与几年前相比,(美国)现在看待台湾的眼光也非常不同”。

   再者,谈到美国大选后的中美关系可能发展,葛来仪指出“美台关系无疑会持续强健”,即便是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拜登(Joe Biden)当选,中美双方之间的“战略竞争”时代也不会结束,这在美国两党内皆是主流观点,很大比例的美国民众视中国大陆为美国最大挑战,因此任何人当总统都势必会对中国大陆更强硬,问题是会用何种方式而已。故美国国会近来提出大量对抗中国大陆的法案,这在未来也会持续下去。

   因此,在中美博弈下,两国的贸易关税争端已滑向一场更广泛的战略竞争,提出修昔底德陷阱理论的学者艾利森指出,在更大的地缘政治棋盘上,关税冲突是小问题,其解决或推迟的协议条款,并不会显著影响或停止中(崛起挑战者)美(霸权守成者)双方之间的竞争轨迹,崛起的中国大陆与主导的美国之间的竞争,是一个需要管理的“长期状况”,或谓新常态,而不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麻烦。

   二、通过军售拉台湾进亚洲版北约联盟

   美国副国务卿比根八月底在美印战略伙伴论坛上公开提到,“印太地区实际上缺乏强有力的多边机构”,希望印度、日本和澳洲,在“四方安全对话”(the QUAD)基础上,建立起有结构的团体,到时候会邀请韩国、越南、新西兰等加入。这些国家如韩国,虽然希望维持与北京的友好关系,但恐怕身不由己,将会被整编到这个体系内;澳洲虽然与中国大陆也有经济利益,但是近年双边关系愈来愈紧张;印度与中国大陆更于近来频频发生边界冲突,也让新德里抛弃过去迟疑的心态。

   还有一个就是忠实跟随美国的日本。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在卸任前还发表了关于安全保障政策的谈话,他特别提到日本正在探讨有关导弹防御的新方针,在今年年底前将提出应有的对策,其中包括“对敌基地攻击能力”。日本首相在卸任前提出重要安保政策,过去是很少见的,安倍是在为下届政府的安保政策设定方向,而他提到所谓“对敌基地攻击能力”更是与战后只重防卫的政策背道而驰,这背后则有美国的因素,希望把以“盾”为主的导弹防御,转变为以矛”为主的中程超高音速导弹。

   因此,一个“亚洲北约”毫无疑问正在成形中,今年六月印度除与澳大利亚签署《后勤相互保障协定》,共享军事基地外,九月间印日也签署《互相提供物资与劳务协议》,建立美日印澳四国防务合作网络,同时印度亦积极寻求英国、越南等国在后勤保障方面的合作,以共同提高在印度太平洋地区的军事打击能力。台湾地区未来不管愿意与不,很可能会被纳入这个系统,美国现在对台湾安全承诺转为战略清晰,且日本的岸信夫和台湾非常友好,故即使台湾还不是正式成员,也将比照北约,在武器规格、战法准则方面渐趋一致,随着美国频繁大量军售台湾,后面对于两岸关系的影响不可不察。

   三、美印签署军事协议牵制中国大陆对台动武

   美国和印度在10月27日美印第三届“2+2”部长级对话中,美国国务卿蓬蓬佩奥(Mike Pompeo)和国防部长埃斯珀(Mark Esper) 与印度外交部长苏贾森(S. Jaishankar)和印度国防部长辛格(Rajnath Singh)举行了对话,就二十一世纪国防伙伴关系和即将举行的马拉巴海军事演习进行讨论,并正式签署了《地理空间基本交流与合作协议》。该协议将使印度实时从美国军事卫星得到精确的数据和地形图,提高自动化武器、无人机和导弹的精确度,同时通过访问卫星和传感器数据从而密切关注中国大陆军舰在印度洋的航行。

   美国国防部长埃斯珀公开表示,随着中国大陆试图扩大在印度太平洋地区的经济和军事影响力,中国大陆正在有野心地对台湾、印度和其它在该地区的美国同盟进行势力扩张,印度和美国之间日益增长的国防安全伙伴关系将继续稳定该地区的局势。有学者认为,该项协议的签署标志着美国军事力量在印度太平洋的布控加强,并将牵制大陆对台湾的军事威胁,如美国国防部前官员包士可(Joseph Bosco) 便认为美印关系的升温可以对北京施加压力,促进该地区民主国家的合作,不单可缓和台湾目前面临的来自大陆的军事压力,更重要的是促使中国大陆重新制定其外交政策。

   因此,此次美印两国在军事同盟关系上的加强是共同遏制中国崛起,也是美国印太战略的积极调整。印度洋过去一直是美国地缘政治和国际战略中的非重点区域,而现在随着中国大陆力量的崛起与强势作为,美国把太平洋战区变成了印度太平洋战区,希望加强在印度洋海空力量的部署以反制与抗衡中国大陆,这也是特朗普政府印太战略的核心之一,美国总统特朗普今年二月访问印度之际,美印两国便达成了三十亿美元的军备交易,通过进行军购合作以协助印度实现军事技术现代化;而“一个巴掌拍不响”,这几年莫迪政府也调整印太政策,寻求国际合作以制衡中国大陆在该地区的军事动作。

   就美国的印太地区战略部署来看,美印加强军事同盟关系有利于在地缘上稳定西太平洋局势,尤其能缓解大陆对台湾的军事压力,一旦在西太平洋地区大陆和台湾发生军事冲突,印度军事力量的加强可起到牵制和威慑作用,届时如果印度在中国大陆西南边境有一些军事上的动作,会造成中国大陆两线作战的局面,在军事上和战略上,两线作战是军事上的大忌,美国这个举措是有意识地给中国大陆造成潜在的两线作战的可能性。

   (作者萧衡钟 华中师范大学台湾与东亚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大学、中国文化大学博士)

相关新闻
台湾“倚美协防”民意的虚妄与风险

作者 严语(台海问题时事评论员)   近日,台湾国际战略学会与台湾国际研究学会联合发布民调显示,“若两岸爆发战争,认为美国会出兵协助台湾”的受访者高达55.1%,表示不会的仅有32.8%。这一数据透露,岛内相当一部分民众认为,“若台海有事,美国会协防台湾”。但美国真的会...

多家媒体预测“意外”,美国人担心选举日生乱

极端分子讨论“内战”,多家媒体预测“意外”,美国人担心选举日生乱   【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林日 特约记者 任重】“随着选举日的临近,一个焦虑的国家听到了暴力的声音”。《华盛顿邮报》11月1日称,在俄勒冈州波特兰市,一个右翼武装组织成员计划选举日当天带着武器出现在投票点,一些极端左翼组织也在做准备——“如果计票工作持续数天,没有明确的获胜者的...

谁负责选出美国下一任总统?外媒:选举人团538名成员

参考消息网11月2日报道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经济新闻网10月31日发表题为《选举人团:谁也不认识,但负责选出下一任美国总统的538人是谁?》的文章,全文摘编如下: 预计大约有1.5亿人将在11月3日的美国大选中投票。但是,严格来说,他们都不能决定谁将成为下一任总统,这项任务将由人数少得多的个人来负责,他们就是选举人团的538名成员。 美国的总统选举是间接选举...

马来西亚女生在台湾被杀,吴钊燮嘴硬:台湾仍是亚洲最友善的地方

马来西亚籍24岁钟姓女大学生在台湾遭性侵杀害,震惊岛内社会,她的双亲1日搭机来台认尸,前往高雄殡仪馆完成最后相验。台防务部门负责人吴钊燮2日受访时表示,发生这件事非常不幸,但也希望各界对于台湾的看法没有改变,“台湾不管有没有发生这件事情,仍然会是亚洲最友善、安全的...

岛内学者:美国选后混乱 台湾恐陷入危机

美国总统大选将在11月3日正式投票,全世界都在关注川普以及拜登之间的竞争,究竟最后是谁能够当上下一届美国总统,而台湾因为夹在美中之间,这场大选对海峡之间的和平影响相当大;而目前川普的民调数字都相当不乐观,但川普曾放话,就算败选“恐怕也不会轻易交出政权”,这让美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