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台湾 >> 台海名家  >> 正文

台湾新媒体面面观(一)|YouTube在台湾的发展现状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华夏经纬网 任冬梅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作者 任冬梅 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YouTube是全球最大的视频分享网站,公司于2005年在美国创立,2007年进入台湾地区,目前是岛内使用人数最多的视频分享网站。YouTube不单在娱乐音乐市场上吸引观众,还成功把庞大流量转变为社区平台,并激发网上创作产业,产生许多知名制作者(这类职业化的视频平台经营者被称为YouTuber)。YouTube的影响逐渐超越娱乐领域,视频内容更加多元化,也成为政治传播与舆论塑造的新媒体平台之一。

 
 YouTube是台湾渗透率最高的视频网站

  YouTube由陈士骏(Steve Chen)、查得·贺利、贾德·卡林姆等前Paypal员工于2005年2月14日在美国创立,用户可以自行上传、观看、分享及评论视频。2006年11月,Google公司以16.5亿美元收购YouTube,并把其当做重要子公司来经营。尽管有大量用户支持,但在同类型网站激烈竞争下内容变得更为重要,因此近几年YouTube对拥有百万订阅者的YouTuber们十分器重,常邀请其参与官方聚会活动或给出更高的薪资分红等等,追求高点击率已经成为许多人获取财富的方式之一。

  YouTube于2007年10月18日进入台湾,随后使用人数不断增长,成为台湾使用人数最多的视频分享网站,而且将第二名远远抛在身后,形成“一家独大”局面。据Youtube台湾公布的2018年《YouTube台湾使用者行为大调查》显示,2000多位16到64岁受访者中,不但超过9成(93%)网友1个月内看过YouTube,平均每周观看1次的比例也达到90%,且观看时长数更从去年的14.6小时,上升到16.4小时,平均每人每天花将近2.5小时观看YouTube。分析这份调查报告,有两大特点:第一,使用者越来越黏。2018年每日使用者占比从去年的63%增加至71%,使用者黏着度明显增加。七成以上的YouTube使用者,都曾看过 YouTuber 创作者的影片,且有六成订阅频道的用户会在收到通知后的 24 小时内上线观看,YouTuber影响购买决定的网友,更超过8成。第二,使用者向高年龄层渗透。造访 YouTube 的族群仍以16-24岁者为最多,且年龄在16-24岁之间的观众增长幅度最大达20%。不过值得注意的是45-54岁观众增长幅度居次,达到17%,且年龄介于 55-64岁的熟龄世代,有四成每天看YouTube超过1.5小时,而每月观看YouTube的比例则高达八成。

  根据台“国发会”年初的数据显示,55岁以下上网率是96%,40岁以下则是99%,50到54岁上网率84%,55岁到65岁上网率是62%,颠覆过去年长者不上网的刻板印象。高年龄层使用者增多的原因,第一点是4G普及、儿女也习惯买平板电脑给父母;第二点则是内容生态发生了变化,像三立、民视等高龄层习惯观看的电视台,也将内容同步放在YouTube上播放,例如24小时新闻直播、热播的“八点档”等电视节目。可见使用者不仅愿意花更多时间观看YouTube影音内容,随着移动装置普及与多平台应用,网络影音已经跨年龄层进入到更多的使用者生活中,因此所能触及的使用者年龄层分布也愈来愈广。

   
频道订阅人数增长迅速

  自2018年起,YouTube在台湾经历了惊人的蓬勃发展。根据 Google 官方资料统计,短短一年内,台湾突破百万人订阅的创作者已从去年的9位增长为至今的29 位,突破10万人订阅的频道也从200多个暴增至430个以上,意味着平均每三天就有两个频道突破10万人订阅,在各个方面的数据都呈现了高达200%的超高增长率。

  截至 2019年5月,台湾一共有29个订阅人数超百万的 YouTube 频道,其中“这群人”、“阿滴英文”、“蔡阿嘎”等知名创作者订阅人数已破200万,剩下的26个破百万订阅人数的频道,其平均总观看次数也高达数亿。如此高度的影响力和传散力已令人无法忽视,越来越多的电视节目也开设了官方YouTube 频道,将其节目上传。“每10万订阅,就相当于一个黄金节目”,Google台湾区总经理陈俊廷认为,把这些“订阅者”模拟成传统电视“收视率”,或许更好理解。今年的“快速窜红创作者”的排行榜展现了更多元、更具创意的台湾YouTube创作者社群风貌,上榜的影音类型横跨科学知识、旅行日记、时事议题、美发知识、游戏、流行音乐介绍、歌曲翻唱、生活与挑战。这次勇夺该榜冠军的生活科学知识频道“理科太太 Li Ke Tai Tai”,从开设频道至今仅用了不到六个月的时间,便吸引超过30万的订阅数,增长速度十分惊人。

  随着YouTuber和使用人数增多,YouTube更为多元却显出分众趋势。OTT平台胜出关键在内容,谁掌握最多内容,谁最有机会胜出,而早已称霸的YouTube,开始有越来越多的电视元素注入。“电视内容这一两年有大跃进,像是新闻不只24小时在新闻台播,在YouTube上也看得到”,陈俊廷用“共生”来形容YouTube与电视的关系。过去电视的制作人和团队,也开始锁定YouTube推出自制节目,例如由邰智源领军的“木曜4超玩”,和台北市长柯文哲合作推出的《一日市长幕僚》爆红,上线1个月观看次数就破1000万。而当YouTube上的内容越来越多,跨荧幕趋势也有增无减,这成为一把双刃剑,让使用者自动分众,注意力容易转移,对于不同的使用者来说,“黄金内容”都各不相同。陈俊廷认为,“这让观众养成了几点特性,第一是超级没耐心,除此之外,观众的‘主动性’变得很强,因为选择太多,更会主动决定自己到底要看到什么。”

  
 YouTube成为台湾政治人物经营的新领域

  YouTube每年初都会公布上一年台湾YouTube上点击率最高的前十大视频。2018年竞争较2017年更为激烈,2017年前10名大约要200万点击率,2018年则要约350万点击率才能上榜。2018年包括“蔡阿嘎”、“这群人TGOP”等知名频道都顺利上榜,冠军则为邰智源主持的“木曜4超玩”团队创作的《一日市长幕僚feat.柯文哲》,该影片观看次数已达1365万8223次。

  《一日市长幕僚》以创意手法带领观众一窥台北市长柯文哲的一日行程,并透过主持人、市长与市政府幕僚团队的互动,让观众能一边放松欣赏娱乐内容、一边关心市政发展和社会议题。节目一贯的搞笑和创意风格,加上柯文哲与“学姐”的超高人气,让影片在短时间内获取几何级数增长的观看人次和多方关注,使得“木曜4超玩”不但成为首个以一小时节目型长影片登上YouTube台湾排行榜冠军的创作团队,更成功吸引大量粉丝成为破百万人订阅的超级频道,而柯文哲在2018年底的台北市长选战中能最终获胜,与这部全台点击率第一的影片无疑也有莫大关系。这部影片的成功,反映出台湾观众对于 YouTube 长影片的高接受度,也呈现 YouTube 创作内容逐渐朝向专业化、节目化发展的趋势。

  作为经营新媒体最成功的政治人物,柯文哲团队敏锐意识到YouTube的影响力,早在2014年5月即开启了自己的官方YouTube频道,目前已拥有36万1556位订阅者,稳居台湾政治人物第一名。蔡英文力拼连任,也在新媒体上全面出击。蔡于前“行政院长”赖清德登记初选的3月18日,在脸书宣告“辣台派要进军YouTube了”,表示将重启YouTube频道,欢迎网友订阅,仅仅一天就累积到了2.8万人订阅。蔡英文重启频道的第一支影片,找来拥有200万订阅的YouTuber“蔡阿嘎”合作拍片,影片内容为蔡英文授旗给蔡阿嘎,前进纽约大都会的大联盟球场代表台湾开球。目前蔡英文官方YouTube频道已有12万685人订阅,仅次于柯文哲位居政治人物第2名。此外,马英九、朱立伦、张善政等政治人物也都注册了自己的YouTube频道。

相关新闻
台湾新媒体面面观(二)|抖音(TikTok)在台湾崛起

作者 任冬梅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副研究员   抖音短视频(TikTok),简称抖音,是一款视频社交应用程序,自2016年9月由大陆独角兽企业“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开发上线,定位为适合年轻人的音乐短视频小区。抖音海外版TikTok的下载和安装量曾在美国市场跃居第一位,并在日本、泰国、印度尼西亚、德国、法国和俄罗斯等地,多次登上当地App Store或Google...

惊爆“解放军舰队接近夏威夷”,结局更惊!

台湾防务部门又爆出一个关于解放军的“大新闻”——在一份机密文件中称解放军舰队在今年年初“首次接近夏威夷”。然而经过查证后可以发现,台湾防务部门的这一“劲爆消息”基本不靠谱。   台湾“中央社”9月4日援引日本《产经新闻》的报道称,台湾防务部门在9月1日送交“立法院”...

不拼政见拼流量,蹭网红成台湾政客“必修课”?

台湾政客有三大爱好,跑宫庙、蹭网红、傍美日,以往每到选举的时候他们的这个爱好就越发明显,但蹭网红这一桩是随时的——毕竟在网络时代,“声量”代表一切。 号称“馆长”的台湾网红陈之汉8月28日遭人开枪,岛内政治人物轮流至医院去探视,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台湾之光”。“时代力量”前主席黄国昌自愿担任陈之汉的义务律师,新北市长侯友宜去医院探望他,台北市...

台媒:大陆能进口无“瘦肉精”美猪,台湾不能?

在进口美猪冲击台湾猪农及民众健康的争议中,有一个受到忽略的事实面向,值得我们关注。那就是:近两年已有越来越多的美国猪只饲养业者不再使用俗称“瘦肉精”的莱克多巴胺作为添加剂,其比率已超过美国猪肉市场的六成以上。如果不添加“瘦肉精”已成为美猪市场主流,台湾当然大可开放美猪进口,但其前提是必须以不含“瘦肉精”的肉品为限。这项事实,或许可以改变大...

ECFA对台湾好不好?台大硕士青农吐真实心声

据台湾《中时新闻网》报道,ECFA的10年大限9月将届,一旦协议终止,未来台湾输陆农产品、渔业产品都将课关税。对此,有养殖业者担忧若停止会受到冲击,但台湾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系硕士、台潮鱼集创办人、飞洋水产有限公司执行长张家升则认为,ECFA对台湾立意良善,但任何一项政策都会因时空而改变,石斑鱼养殖业大环境早就不好,就算靠ECFA,收益也有限。   据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