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桦(评论员)
今年以来,民进党当局极力制造两岸敌意对抗,不断利用疫情蓄意攻击诬蔑大陆,利用“反渗透法”阻挠限制两岸交流、在岛内制造“寒蝉效应”,图谋两岸经济社会“脱钩”,近期更是渲染“大陆武统”论调制造两岸关系紧张,“以武拒统谋独”暴露无遗。
民进党当局种种行径,本质上是图谋升高两岸对立对抗,制造岛内民意对大陆的敌意,趁机加以利用,增加同大陆对抗的资本。同时也意在配合美打“台湾牌”,在中美战略博弈进入新的斗争阶段中加紧贴靠美国,博取美欢心,借此作为对抗大陆的靠山。其还意图利用岛内“拒统反中”民气,不断打压岛内认同两岸关系发展、希望改善两岸关系的政治力量,削弱政治对手的支持基础,谋求“绿化”台湾社会,为其长期执政铺路。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台海形势复杂严峻,但一些有利两岸关系发展的因素正在发酵。第一方面,全国两会胜利召开,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涉台内容部分强调,将继续坚持对台工作大政方针,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行径,同时也将继续完善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保障台湾同胞福祉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中央领导同志在两会期间发表涉台内容的讲话都明确反映了两个重点,既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坚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这有力引领两岸关系发展,为未来一个时期两岸交流合作注入强心针。
第二方面,尽管今年来美国前所未有出手挺台,但都雷声大雨点小,在助台“固邦”和挺台参加世卫大会等方面都遭到挫败,在台海的军事活动也受到大陆坚决斗争,这将促使民进党当局进一步认清中国在同美战略博弈中的坚定决心和坚强实力,贴靠美国讨不到什么好处,只会落得悲惨下场。而且美国挺台不是无成本买卖,其不断向台索取更大的市场开放及更多的政治经济代价,民进党当局倘若一味充当棋子,很可能成为被美牺牲的“弃子”。
第三方面,国际疫情持续蔓延,导致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不稳定、难预测的变化。特别是美国应对疫情失败,深陷泥淖,国际形象和政治影响力都受到打击,而中国积极稳控疫情,率先复工复产,逐步迈向稳定发展。疫后国际格局走向究竟对谁更有利,谁将通过防控疫情赢得人心,这些问题是民进党当局不得不认真、谨慎思考的。
第四方面,民进党当局不顾一切制造两岸对立对抗,已经使得两岸交流合作受到各种负面影响,台湾同胞利益福祉受到损害,加之台湾也深受疫情影响,短期内难以脱困。如果民进党当局要想尽快疫后纾困,恢复经济民生,摆脱失业率高涨、民怨升高的局面,就不得不缓和两岸关系,争取加大两岸交流合作,助力台湾发展。
随着两岸关系发展的正面因素累积,民进党当局必须要思考如何能够缓和现有紧张关系,主动做出积极姿态,否则其第二任期的执政环境将更加恶化,势头下挫的拐点可能加速来临。倘若其继续“抗中谋独”,终将遭到大陆方面的坚决反制遏制,遭到岛内希望两岸关系发展的主流民意反噬,受到岛内支持两岸关系发展的政治力量牵制,最终得不偿失,人心尽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