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萧衡钟 华中师范大学台湾与东亚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大学、中国文化大学博士
一、台湾地区的政党体制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台湾地区取消了党禁,此后,中国国民党一党执政的局面被打破。民进党作为台湾地区的本土政党,在2000年与2016年通过选举获得了执政地位,而国民党在2008年在选举中重夺执政权,直到2016年又被民进党打败,再次成为在野党,蔡英文并于2020年取得连任。台湾地区合法登记的政党有一百多个,从对于国家与民族认同、两岸关系统独的主张做分类,一般可盖括为蓝绿两大阵营,故以西方政治学中对于政党体制的区分来看,应为“温和的多党制”;但从历史的观察来看,21世纪以来台湾地区一直处于国民党与民进党的轮流执政当中,台湾地区在形式上也具有某种程度的“两党制”(或可谓之为“蓝绿两党制”),常常会陷入国民党与民进党的蓝绿政治斗争之中,而忽略了人民的真正需求。
台湾地区的蓝绿政治斗争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政治选举当中,两大阵营着力运用各种手段攻击甚至抹黑对手,赢得选票,而非聚焦满足人民需求的公共政策。二是某一政党在取得执政地位后,会运用手上的立法、行政资源,在不同程度上对在野党进行打压,例如2016年民进党上台后对即国民党展开党产与附随组织清查。这一类的事件反映出的是台湾地区“蓝绿两党制”的不成熟,过分强调了选票以及执政地位,以及对实现自身政党理念的偏执,而人民只是成为政党政治的选票工具,人民的真正需求被执政党的意志代替,由此也带来对于两岸关系的不利后果
二、台湾地区“蓝绿两党制”弊病的成因
台湾地区“蓝绿两党制”的弊病集中体现在对立性上。唐斯把两党制分为趋同性的两党制和对立性的两党制两种类型。趋同性的两党制指的是该国家或地区的两党在意识形态上没有很大的分歧,尽管政党不同,但只是代表的社会阶层不同而已,在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方向上没有很大的区别,例如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代表着美国不同的利益群体,但对美国国家利益的追求是没有区别的。而对立性的两党制则不同,两党的意识形态具有严重的对立和分歧,台湾地区是对立性两党制的典型代表。民进党有非常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坚持“台独”理念,并将其写入了党纲。而国民党主张淡化意识形态色彩,谋求台湾地区的经济发展。总的来说,台湾地区这种对立性的“蓝绿两党制”所呈现出的是在于“国家认同”的对立性、“民族认同”的对立性、“两岸关系”的对立性等三项特色。
“国家认同”是指一个国家的公民在以主权国家为主体的国际社会中对特定国家的情感归属取向。台湾地区的蓝绿两阵营对“台湾”这一政治实体的看法存在较大的差异。国民党认为“台湾”即是中华民国,与海峡对面的大陆本为一体,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民进党认为“台湾”就是台湾,不是任何其它的政治实体,并且谋求切割与中国的联系,甚至不提“中华民国”,“逢中必反”,“去中国化”意识明显。这种对台湾这一政治实体的不同看法,导致了台湾地区两党的严重对立。
在“民族认同”的对立性上,民族认同是指社会成员对自身民族归属的自觉认知和感情依附,国家认同的对立直接导致了民族认同的对立。国民党认为在民族成分上,大多数台湾人民是与对岸有着相同血缘联系的同胞,这本是事实。但是在民进党看来,为了要寻求“台湾的独立”,必须要切断与对岸的血缘、语言、历史文化等联系,因此民进党不认可台湾人民与大陆人民的同根共源事实。民进党在执政后也积极采取措施,不断推进“去中国化”的行动,这也导致了台湾地区蓝绿两阵营的对立局面。
于“两岸关系”的对立性方面,两岸关系指的就是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的关系问题,而两党对于两岸关系的对立性,集中体现在对“九二共识”的看法上。国民党对“九二共识”是认可的,并且提出“一个中国、各自表述”的口号,试图寻求与大陆关系的稳定平衡点。国民党马英九执政时期,多次提到两岸具有“九二共识”,两岸关系也因此向好的方向发展。相反,民进党完全不认可“九二共识”的说法。民进党在2016年重新执政后,蔡英文公开声称“九二无共识”,只认为有“九二会谈”。民进党的这种两岸策略,导致两岸关系趋冷。台湾地区蓝绿两阵营在“两岸关系”上的对立性,在当前民进党执政的情况下,显得尤其突出。
三、台湾地区对立的“蓝绿两党制”与中共十九大以来中国大陆对台政策的联系
2016年民进党再次执政以来,两岸关系出现了许多不利于和平稳定发展的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民进党当局拒绝接受“九二共识”,这直接使得两岸关系进入冰冷期,有学者称之为“冷和平”或“温水煮青蛙”。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指出,必须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提到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是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同时也强调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由此可以看出,民进党拒绝接受“九二共识”使得台湾社会与大陆的交流陷入了困境,如果民进党没有及时调整其两岸政策,则台湾地区无论是在国际社会还是在自身发展上都将面临巨大困境。
由于台湾地区“蓝绿两党制”的对立性,无论是国民党还是民进党,都以打倒对方政党、取得台湾当局执政权为主要任务,这不仅使台湾社会不同立场的人群裂痕加深,更使得政党政治实际上沦为政党斗争的工具,而不是服务人民的工具,更不能合理有效的整合社会资源来解决现实问题。在面对大陆给出的“九二共识”答卷议题时,可能只关注于拒绝与操作对立,而未站在台湾地区人民与社会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似乎呈现出台湾地区对立的“蓝绿两党制”并不能很好的解决社会所面临共同问题的制度难题,只能以打到对方政党为目标,多做无用的损耗。因此而言,台湾地区对立的“蓝绿两党制”,既不能对大陆对台政策发出台湾社会共同明确的声音,也无法真正回应面对并解决问题,只能任由事实拖延而得不到解决,这样下去,两岸关系还会继续恶化,到最后损害的还是台湾地区人民的利益。要避免这样的不利结果,台湾当局执政的一方需要真正寻求台湾社会的民意,与在野党沟通整合,与大陆友善相处而不是不断挑衅。但在实际看来,在选票政治的影响下,2020年“520”的民进党要做到政策转变在短期内似是不可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