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
长期以来,台北市长柯文哲对两岸关系的表述是零散,缺乏系统性。不过2019年6月6日他接受香港中评社的专访,对两岸关系提出比较详细全面的论述。6月15日又接受台湾网络红人陈之汉(馆长)直播访问,继续就两岸关系回答自己的看法。通过整理柯文哲的两岸论述,发现他已有一套自己的解释逻辑,具相对完整之外,但仍具模糊与投机性。可以说“政治素人”并不素,柯文哲两岸论述有前进,也有陷阱,给自己留下后退的空间。
一、从“两岸一家亲”到“一个中国不是问题”
有关两岸关系的性质与定位,柯文哲有以下的表述:一是两岸历史,台湾与大陆虽有深厚的历史渊源跟文化连结,彼此的经贸往来也相当密切,但对台湾民众来说,两岸目前分治也是事实。二是一个中国,“一个中国是这样,当今世界上没有人认为有两个中国,所以一个中国不是问题”。三是两岸关系定位,“两岸事务不是外交关系、不是国际关系,而是一个有专属定位的两岸关系”。四是“九二共识”,“九二共识已经标签化,或许应该要提出一些双方都可以接受新的说法,来处理未来的两岸关系,不然九二共识一听大家就不高兴,就很难谈得下去”。五是“一国两制”,“一国两制”也是一个热门题目,“坦白讲‘一国两制’如果就是指香港模式,那我保证在台湾是没有市场的”。
在此基础上,柯文哲的两岸交往设定了他的原则与立场:其一,“遵守体制,改善现状。两岸还是要遵守过去已签订的协议和互动的历史,在既有的政治基础上,继续推动两岸和平发展,共同追求两岸人民更美好的未来”。其二,“促进交流,增加善意”,所以提“两岸一家亲”“只要是有利于双方人民福祉,有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我都不会拒绝,也都会努力去做”“两岸同胞要交流互鉴、对话包容,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加深相互理解,增进互信认同”。其三,以创新处理两岸经济关系。“中国大陆对台湾的磁吸效应,交通越便利,环境越相似,语言越相通,流动就越快。你会问,台湾面对磁吸效应的解方是什么?答案就是‘创新’,不能维持隔离,就只能加速突变,才能保持不同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