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近日,蔡英文“出访”台湾在加勒比的所谓“邦交国”,并从美国获得“来回过境”四天的待遇。岛内一些媒体和智库就此发表评论,认为蔡英文此行目的是为了显示民进党将继续“拼外交”。评论文章认为,蔡英文在台湾“邦交国”从25个下降到17个`的情况下,“过境”美国,去程时安排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发表演讲和返程时在丹佛举行“茶叙记者招待会”的“突破性”动作,可能将台湾“置于再失‘邦交国’的险境”。本文认为这种“担心”是避重就轻,没有触及问题的实质。
此次蔡英文“出访”并“过境”美国的目的十分清楚,即以美国为“平台”,将民进党的“台独”立场从“内销”转为“外销”,在国际上高调显示民进党孤注一掷,破坏两岸关系发展的决心。在时机选择上,利用中美贸易冲突间隙和国民党面临因“大选”出现的分裂态势,营造民进党有能力“联美抗中”的假象,以“引导”2020年“大选”。
一、“外销”“台独”立场,破坏两岸关系
民进党执政三年多来,对外路线最大特征就是将台湾的“安全”完全依托于美国对中国内部事务的干涉,进而将发展两岸关系歪曲为台湾“安全”的“最大威胁”。这与民进党不承认“九二共识”,拒不修改“台独”党纲,顽固与大陆对抗的两岸政策是一致的。民进党的做法将国民党执政时期视两岸关系的制度化为台湾“安全”第一道防线的政策,完全颠倒过来。
2017年11月蔡英文曾打着“国事活动”旗号,“出访”南太平洋岛国。当年民进党当局将其定位为“寻亲之旅”,宣称其目的是为台湾原住民的“台独”文化“寻根问主”,为“台湾民族”“正名”、“正源”。这次蔡英文出访前以“总统”身份发表讲话,重心放在妄指“台湾正面临境外势力的威胁与渗透”,宣称民进党当局“将与理念相近的国家合作”,以“确保民主制度的稳定”。借国际舞台,突出民进党“反中”的立场和破坏两岸关系发展的决心。
二、推行民进党的挑衅性“外交”
蔡英文借“出访”发表所谓“台湾正面临境外势力的威胁与渗透”的讲话,别有用心地显示,这次“过境”美国的“外交之旅”,是一次以针对大陆为目标的、蓄意的“外交挑衅之战”。
蔡英文此次出访前夕,美国通过了22.2亿美元对台军售案,中国政府就此提出严正抗议,除旗帜鲜明地点出,坚决反对美国发展与台湾的官方关系,提醒美国遵守三个公报和一个中国原则外,显示了反“台独”的立场绝不动摇。
在中美经贸出现缓和趋势,中美军事冲突、合作、交锋关系相互交织的背景下,民进党唯恐天下不乱的野心昭然若揭。可见,民进党当局在未来台湾“国际活动”空间或者经济出路方面,根本不会在乎台湾的处境“是否非常不利”,民进党决心“突破”的,不仅是“不需要大陆的帮助,可缺少大陆支持”,“不惧怕产生影响”这样的“轻量级”问题,更是要直接“与大陆为敌”,挑动民众的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