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来源于网络)
蔡英文执政初期,宣称依据“宪法”及《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处理两岸事务,主张维持现状;并提出“新四不政策”等不挑衅的两岸路线,呼吁建立两岸互动新模式及两岸新论述。2019年1月1日以来,蔡英文公开表示从未接受“九二共识”,反对“一国两制”,并对大陆当局展开严厉批判,其两岸论述从温和偏离走向强硬路线。
首先,蔡英文的两岸论述流于抽象、模糊及原则性,并无清晰指涉两岸关系定位,既未是 “特殊国与国关系”,也非“一边一国论”。蔡英文曾宣称依据“宪法”、《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处理两岸事务。从“宪政法理”来说,“宪法”默认国家统一目标,“宪法”增修条文前言明载 “因应国家统一前之需要”。
蔡英文宣称“宪政”改革并不会涉及统独问题,“两国论”不会融入《两岸协议监督条例》、“公民投票法”中。在具体政治实践中,蔡英文曾透过外事部门负责人及陆委会主委宣称 “两岸关系就是两岸关系”、 “两岸关系不是外交关系”及“两岸协议不是外交协议”;同时蒙藏委员会业务并入陆委会、文化主管部门,而非是外事部门。从法理来说,两岸关系性质至少是属于“非国与国关系”。
无用置疑,蔡英文的两岸论述较为抽象与流于原则性,例如提出“新四不政策”,表明承诺不变、善意不变、不会对抗、不会屈服。曾提出其两岸政策具有可预测性、持续性及不具挑衅性;宣称民进党应提出两岸政策新论述,及建立两岸新互动模式。相对于“九二共识”,另提出“九二历史事实”、“九二会谈精神”作为替代性共识。这些政策概念语词欠缺实质内涵,无法成为操作型的政策工具。
其次,为争取党内候选人提名,与赖清德竞逐巩固“台独”基本盘,极化两岸路线强硬性。自2019年元旦后,蔡英文对大陆采取更为强硬路线,提出“四个必须”、“三道防护网”等。同时,首次公开表示从未接受“九二共识”,标签化“九二共识”等于“一中原则”、“一国两制”,提出“台湾共识”就是反对“一国两制”。尤其为与“独派”建立政治联盟关系,亲自参与其会议,一改以往指派陈建仁与会的型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