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昆福 厦门市台湾学会理事
8月21日,也就是台湾当局领导人蔡英文结束出访中南美洲“友邦”巴拉圭和伯利兹的“同庆之旅”,返回台湾的隔天。萨尔瓦多便宣布与台湾结束涉外关系,并与大陆建立外交关系。此举,对于民进党当局而言无疑是“当头一棒”。
原本,蔡英文利用所谓“同庆之旅”大打“擦边球”,借“过境”美国本土进行政治操作。在返程之时,参访位于休斯顿的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约翰逊航天中心,由于该机构具有官方属性,绿营及部分台湾媒体“弹冠相庆”进行大肆炒作,将此渲染成为民进党当局所谓的“外交突破”。蔡英文返台之后,预计也将热炒这一议题,向岛内民众形塑其在“国际场合”取得了“不俗战绩”。
在笔者看来,其原本的政治盘算或欲取得的政治效应有三:其一,拉抬蔡英文及民进党当局原本低迷的民意支持度,用涉外“突破”转移“执政无能”的质疑;其二,营造在大陆、美国和台湾地区“大三角”微妙关系之下,特别是在中美贸易战火热开打之际,民进党当局获美国力挺的虚假景象,从而增强其对抗大陆的底气以及在蓝绿红“小三角”博弈中赢得更多的“主动权”;其三,为年底“九合一”选举哄抬造势,在凝聚绿营基本盘的同时,力争将票源极大化,从而扭转当下不利颓势。
然而,8月21日大陆与萨尔瓦多建交后,这些原本可能产生的政治效应,可以说基本被消除。民进党当局在涉外领域的这次交锋中再饮败局,绿营及绿媒恼羞成怒,以“断交”再次炒作所谓“大陆打压”的系列动作,不但不能赢得多数台湾民众认同与支持,反而会再次凸显民进党当局难以提升台湾“国际地位”,拓展台湾“国际空间”,在涉外关系节节败退的客观现实。我们知道,涉外是内务的延伸,民进党当局无意及无力处理好两岸关系的窘境,显然也会被彰显。最终,陷入被动状态的只能是民进党当局本身。蔡英文上任两年多,“被断交”5次,其中,近几个月更是连续丢掉3个“友邦”,便是很好的例证。
在8月21日大陆与萨尔瓦多建交的会谈中,萨尔瓦多外长卡斯塔内达表示认同这样的“国际共识”,他指出,中萨建交,“这意味着萨尔瓦多加入到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选择的主流,成为中国178个建交国的最新一员。”“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等。而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也指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是国际社会普遍共识,是中国同任何国家建立和发展关系的根本基础。”由此可见,在当今国际大棋局当中,业已形成的“普遍共识”并不会因民进党当局或蔡英文在涉外领域的“见缝插针”和“铤而走险”而被撼动。
由此,蔡英文当局居于种种政治盘算与考量,在国际大棋局中,也只能凸显出其目光之短浅,格局之狭小而已。随着大陆的不断发展,以及国际形势与格局朝着更为多元及多极化方向的演化,显然,时间并不会在民进党当局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