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台湾 >> 台海名家  >> 正文

蔡英文步入自杀陷阱?(2)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言浩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蔡英文在本质上对于劳工权益根本没有中心思想,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一下子说劳工是她“心中最软的一块”,碰到企业金主大反弹,发夹弯就出现了,劳工一上街,又再度转变了---。变变变,搞到劳工、政府和企业都三输。

   “年金改革”也是如此,权益受损的军、公、教、警、消防,当然不满,改革方案出炉之后,受薪劳工和中产阶级也没有受益、财政困局没有纾解,结果全盘都是输家!

   黄创夏认为:蔡英文和民进党政府根本毫无理念,跟着感觉走,摸着石头在过河,像阿米巴变形虫一样,靠本能在执政。“阿米巴状原生动物”(Amoeboid protozoans)存活能力特别强,这种生物存在数亿年了。变形虫没有大脑,只有反应,碰一下就转弯、把它的伪足往其它地方伸, “刺激”与“反应”不断交替。

   蔡英文和民进党,这些“政治阿米巴”,本质就是 “空心”、“无脑”,完全没有政治理念(教条、口号是“符咒”,不叫“理念”)。凡事只靠民调,想要取悦所谓的多数“三分之二”,然后残忍对待少数的 “三分之一”。

   所谓的“年金改革”正是如此;《前瞻计划》东拼西凑,只想要钱,内容随便,同样只具有 “空心菜”的本质。因为他们主要心态是媚俗,取悦可能的多数。正因为没有理念,蔡英文不但没有能力“做对的事”,甚至于连“把事情做对”都已无能为力了。一年多来,做什么都错,每一次动作总会增加更多的敌人。

   任何政策本都有得有失,有受益者,也有受到伤害者,正因为如此,决策才更需要智慧,必须在其中权衡,与各方持续绵密的讨论沟通。这对蔡英文等人来说,太难了,因为这需要执政者本身有理念,而且要有脑!台湾是一群空心无脑的人在执政,怎么办呢?

   他们就只能依靠“文青”闲磕牙写点不痛不痒的无病呻吟,然后“寄希望于民调”,只要哪边民调高,就往哪边转,彻底的“阿米巴原虫”化了。

   他们以为“只要我让那三分之二满意,其他三分之一就不必管了,反正选举只要赢一票就全赢!”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智囊莫里斯写了一书: “三分之一自杀陷阱”:被牺牲的三分之一会永远反对你,其他的三分之二可能因为新政策,成了新的牺牲者。本质是空心和无脑的执政者,“不满的三分之一”会不断累积,逐渐成为多数。

   观察蔡当局一年多的无脑、变形虫式的表现,一般民进党“立委”的荒诞言论,他们正步步走入那个“三分之一自杀陷阱”。 (言浩 曾任联合晚报主笔 中国时报专栏作家)

来源:华夏经纬网

网址:http://www.huaxia.com/thpl/tdyh/yh/2017/12/5572851.html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相关新闻
蔡英文执政满意度不到三成 台网友:离倒台不远了

最新民调显示,蔡英文执政满意度为28.8%。(图片来源:香港中评社) 蔡英文上台以来,其支持率犹如过山车颠簸而下。台湾“新台湾国策智库”15日发布的最新民调显示,仅有28.8%的民众对蔡英文上台至今感到满意。 据香港中评社报道,在对蔡英文满意度部分,有45.5%民众对蔡英文上台至...

蔡当局施政搞得天怒人怨 洪秀柱批:简直不可思议

中国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图片来源:台湾《东森新闻云》) 蔡英文上台以来,力推“一例一休”等,引发外界诸多质疑,台湾劳工等团体多次举行抗议活动。台媒15日公布的最新民调显示,仅有28.8%的台湾民众对蔡英文施政感到满意。中国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今天(15日)中午出席活动时...

执政状况百出蔡英文只是傀儡?罗智强:原因就是她自己无德无能

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被批无德无能(图片来源:;联合新闻网)   蔡英文当局在岛内执政将近1年零7个月,两岸关系持续低荡、“劳基法”二修、“朝野”冲突对立、能源政策引发空气污染问题,“庆富”猎雷舰弊案延烧,施政状况百出,台湾“风传媒”15日刊登分析文章提出,蔡英文只是“...

任务完成?开始了吗? 蔡英文解散“新南向办公室”遭质疑

为推动所谓“新南向”,蔡英文上任后成立“新南向政策办公室”。没想到,运作一年多就宣告解散。   据台湾《中国时报》14日报道,台“总统府”发言人黄重谚宣布,鉴于“新南向政策”已从任务规划进入全面推动阶段,相关政策逐渐展现成效,“新南向办公室”阶段目标比预期更早完成,经报请蔡英文批准,该办公室自明年起解除任务编组。他还称,将提请“立法院”删除明...

洪秀柱批蔡英文:让观光"产"业沦为观光"惨"业

资料图:洪秀柱。 14日,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在香港发表演讲,演讲评价了马英九时期与蔡英文时期的两岸交流。她认为,马英九为两岸交流立下里程碑,但遗憾没有进行更多的政治对话。在谈到蔡英文时,洪秀柱直呼其交白卷,让观光产业变为观光“惨业”。 据台湾《中时电子报》报道,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