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指一挥间,两岸开放交流三十年。这三十年,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驶过明堡暗礁、崇山峻岭……目前,两岸已由完全隔绝、互不往来到现在全面实现三通,两岸经贸从零起步,三十年来已经高达上万亿美元,大陆已稳居台湾第一大贸易伙伴。这些都铭刻着两岸人民的精诚努力。
三十年来,两岸关系交流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间接到直接、从单向到双向,两岸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交流合作不断扩大和深化,当前已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格局。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以各种形式参与到和平发展的事业中来,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已成为台湾社会主流民意。
2013年6月,习近平在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一行时指出,我们要努力增进两岸民众福祉,让更多民众共享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积极促进两岸同胞在厚植共同利益、弘扬中华文化的过程中,增进对两岸命运共同体的认知,增强民族自豪感,坚定振兴中华的共同信念。“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两岸同胞共同努力。
在谈及两岸增进政治互信时,2013年10月6日,习近平在会见萧万长时提出,愿意在一个中国框架内就两岸政治问题同台湾方面进行平等协商,作出合情合理安排。这一说法,一方面表明了中国大陆想和台湾共同发展的诚意,另一方面,也给台湾人民吃了一个定心丸。
自十八大以来,两岸关系特别是两岸经济社会融合持续向纵深发展。具体而言,在经济层面,两岸签署的ECFA及其后续协议,有力促进了两岸金融融合。据中国海关总署的统计,2016年两岸双边贸易总值是1.1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占同期大陆外贸总值的4.9%。台湾是大陆的第七大贸易伙伴,其中大陆对台出口2664.3亿元,自台进口9204亿元,增长3.4%,贸易逆差6539.7亿元,扩大6.9%。
如果只看大陆方面的统计,可能有失偏颇。据台湾方面的统计,台湾地区2016年全年出口2804亿美元,较上年减少1.7%;全年进口2309.4亿美元,较上年减少2.6%。这组经贸数据说明,在2016年台湾进出口贸易整体衰退的情况下,只有与大陆的贸易还在增长,说明大陆仍旧是台湾最大交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和最大贸易顺差来源地。上述最新的经贸数据意味着两岸经济的深度融合,特别是台湾经济、产业对大陆市场的依赖越来越高。
2016年,台湾政权再度轮替,民进党上台后,在两岸政策上一意孤行,冲击两岸关系发展。面临台湾的这些问题,大陆仍然没有放弃努力,出台系列惠及台胞的相关政策,积极鼓励台湾青年到大陆创业,许多大型企业集团也为此成立了两岸经济合作创业基金。例如有的大陆企业赴台,投资亿元新台币助台湾青年创业。国台办宣布,自2016年1月1日起,大陆有关部门将进一步扩大和放宽台湾居民在大陆申请设立个体工商户的行业领域、地域范围及经营条件。正是在这样经贸合作“一来一往”的过程中,不断缩小与拉近了两岸同胞的生活形态与心理距离。这些富有成效的举措,减少了两岸的差异,更加促进了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作者系著名经济学家、中国台湾网特约经济学家宋清辉,著有《一本书读懂经济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