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台湾 >> 台海名家  >> 正文

学者:习近平对台工作思想指导下两岸关系新实践成就斐然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台湾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对台工作思想的指导下,大陆在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反独促统”、两岸交流交往与融合发展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和突破性进展。

  一、两岸政治关系取得重大突破

  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希望双方共同努力,探讨国家尚未统一特殊情况下的两岸政治关系,作出合情合理安排”。2013年10月6日,习近平在会见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荣誉董事长萧万长时指出,“两岸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问题终归要逐步解决,总不能将这些问题一代一代传下去。”为此,大陆不断探索两岸关系的解决方案,推动两岸政治交流交往取得历史性突破。

  一是举行两岸领导人会面。2015年11月,习近平在新加坡与马英九会面,双方就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大议题交换意见,将两岸交流交往提升到新高度,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一页。

  二是两沟通联系机制建立。2014年2月,国台办主任张志军与台湾陆委会主委王郁琦在南京正式会面,成为两岸事务主管部门首次负责人的正式会面。同年6月,张志军主任回访台湾。随后,双方建立起“两岸热线”,开启了两岸政治对话与互动的新局面。

  二、反“独”遏“独”取得实质进展

  当前蔡英文当局执意推动渐进“台独”,两岸关系风险不断增加。不过,在大陆的高度警惕和持续高压下,尤其是随着大陆实力的增强和反“独”工具的增多,“台独”分裂活动“雷声大、雨点小”,大陆反“独”工作则呈现“总体可控、精准打压”之势。

  一是由于蔡英文当局未明确表达承认“九二共识”,导致国台办与陆委会的联系沟通机制、海协会与海基会的协商谈判机制的停摆。

  二是国际上不断巩固和扩大“一中”格局。台湾曾经的“邦交国”冈比亚、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巴拿马与中国大陆“建交”。

  三是出台《国家安全法》,明确“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侵犯和分割。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是包括港澳同胞和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

  三、两岸融合发展有效推进

  融合发展重在通过两岸经济、社会层面的整合与合作,逐步上升到文化、心理层面的联接与互动,进而拉近两岸同胞的心灵距离,增强对命运共同体的认知。为此,大陆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

  如在经济方面,两岸“两会”先后签署《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海峡两岸避免双重课税及加强税务合作协议》,加快扩大双向投资,深化金融服务业合作。审议通过《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修正案,对台资企业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维护在大陆投资的台商合法权益,鼓励其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等。据商务部统计,2016年大陆共批准台商投资项目3517个,同比上升18.7%;实际使用台资金额19.6亿美元,同比上升27.7%。

  在社会方面,大陆社会团体开始向台胞开放,台商、台生团体开始接纳大陆同行。对台湾民众实行免签注,推广卡式台胞证,并比照大陆民众身份证自助购买火车票。全面施行认可和执行台湾地区仲裁裁决规定。坚持举办海峡论坛,加强两岸民俗宗教互动等。目前在大陆长期居留的台湾同胞超过100万,两岸每年人员往来高达900多万人次。在大陆办理结婚登记的两岸婚姻数量已超过39万对。

  随着两岸各领域交流的持续扩大,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已经形成不可逆转的趋势,两岸同胞“命运共同体”观念逐步形成。

  四、“基层一线”和“青年一代”工作初见成效

  在两岸各领域的交流交往中,习近平特别指出要扩大台湾民众的受益面和获得感,将两岸“基层一线”和“青年一代”摆在重要而突出的位置。在此思想的指导下,近两年大陆制定了一些列旨在便利两岸同胞交流、互访、旅游、投资等多方面的政策措施。

  如在青年工作方面,开展丰富多彩的青年交流活动,搭建沟通平台。实行在大陆高校就读的台湾青年学生与大陆学生同样培养,同等收费。台生可申请奖学金、参加医疗保险、可校外打工、报考专业证照等。鼓励、扶持台湾青年来大陆实习、就业及创业,在北京、福建、上海多地建立了台湾青年创业基地,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愿意来大陆发展。

  而在基层工作方面,除每年一度的海峡论坛、两岸企业家峰会等平台外,各省市、地区也与台湾县市、乡镇建立了联结,两岸各领域、各形式的基层交流开展热络,如两岸基层卫生交流、两岸基层调解员联谊会、两岸村里长交流等,都取得了良好效果,很多项目进入推展、对接及后续深化合作的阶段。两岸“一代一线”融合发展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强,极大厚植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民意基础。台湾《远见》杂志2017年3月民调显示,51.5%的民众愿意来大陆发展,其中20-29岁愿意来大陆的比例高达59.5%。(作者:尹茂祥,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副研究员)

相关新闻
学者:解读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台工作的新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台工作的理论和实践,既是对以往大陆对台大政方针和成果的继承,更体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台工作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路径,并指导、推动两岸关系不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从指导思想看,大陆对台工作具有一以贯之的延续性,如主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强调一个中国原则,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等。在此基础上,习近...

钟厚涛:“两岸一家亲”理念的情、理、法

“两岸一家亲”理念是习近平对台工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陆几代领导集体长期对台政策思想的承继和发展,是一个同时融合了“情、理、法”三位一体的重要理论创新,对于推动两岸同胞携手同心、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亲情、同胞情、民族情,情情感动人心   认真研读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历次重要涉台讲话,可以发现贯穿其讲话的主...

宋清辉:厦门是面向台湾和世界的重要门户

在党的十九大之后,“金砖之城”厦门又将怎样踏上新的征程?笔者受厦门市委宣传部、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邀请,将于2017年11月25-27日通过零距离观察金砖主会场,探寻申遗成功后的鼓浪屿变化等活动形式,建言厦门的未来经济发展。党的十九大之后,笔者认为,厦门面临着四大历史性发展机遇。   一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厦门高度信任和满怀厚爱,为厦门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

他们做了啥,习近平给他们回信了

新华网 金佳绪 张敏彦  11月21日,习近平给被称为“红色文艺轻骑兵”的人们回了一封信。他们是谁?他们有着怎样的历史和故事?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带您探寻究竟。 第一支乌兰牧骑队驾着马车,前往牧区演出。(照片由内蒙古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提供)   总书...

“正能量”不可阻挡 台民众对大陆好感度升高

大陆传播正能量 民进党提供反证明   台湾民众对大陆好感度升高   本报记者 王 平   台湾最新民调发现,对大陆有好印象的台湾民众比例正变得越来越高,愿意到大陆求学、就业的年轻人,比例达到8年新高。岛内媒体就此评论,民进党当局冰封两岸关系,却挡不住大陆日益强大的影响力,也遮不住岛内民众探寻真相的眼睛。   好感度8年新高   台湾《联合报》近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