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建民
蔡英文上台后,虽然口头上不断强调重视经济与民生问题,但却排斥以经济增长为主的经济发展思维,更强调“创新、分配、就业”,但“想得到做不到”,经济民生政策未能有效推进与落实,民生问题没有明显改善,反而变得更糟,尤其是让原本对蔡英文抱有很大期待的青年人更为失望。
中信文教基金会与联合报公布的2016年度台湾代表字是“苦”字当头,随后的变、闷、弯、狂、滞等年度代表性汉字,均充分体现了民进党上台后“两岸冻、经济闷、人民苦”的台湾社会真实状况,也是民生问题的集中反映。
台湾就业压力并不是很大,失业率没有显明上升,1-10月平均失业率为3.94%,仅较上年同期上升0.18个百分点,11月进一步降为3.87%,预计全年失业率也不会超过4%,失业人数约为46万人。这与过去经济景气周期讲的经济不景气、失业率上升原理不一致,这一现象与经济景气周期不规律发展、非典型就业等有密切关系,也预示了失业率低并不意味着经济好转与就业形势的改善。许多就业者是高学历低就或高位低就以及非典型就业普遍,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依据台湾“主计处”于11月底发布的“2016年人力运用调查报告”,非典型就业人口(临时性工作、派遣人力及部分工时等工作者)持续上升到79.2万人,再创新高,较2008年的65万人增加了近15万人,占就业人口总数首次超过7%。这类就业者工资普偏低,不及正常就业者工资的一半,不仅生活相对艰苦,而且也拉低了台湾失业率与就业者的工资水平。另外,青年人失业率持续偏高,持续保持在两位数以上,加上学贷压力,青贫族问题非常突出。据调查,目前台湾有近30万青年人有学贷,青年人毕业薪水普遍不足3万元新台币,月还贷款平均需3000元,青年人生活压力大。特别是由于岛内政治纷争、两岸僵局与经济改革争议,导致蔡英文上任后与旅游相关行业企业倒闭现象显著增多,不仅有大量旅行社、运输公司、酒店与餐馆等企业关门倒闭著。企业关门倒闭,直接造成许多员工失业,许多家庭生活受到影响。另外,调查显示,想另找工作者人数持续下降,只有52.2万人,占就业者的比例降至4.65%。这与经济动能不足、好工作难找与高龄化社会密切相关。
蔡英文执政后,迅速启动一系列重大经济民生改革,但因准备不足,政策变化频繁,引起很大争议,改革进展缓慢。其中以劳动休假制度改革争议最大。2016年初,台湾全面实施周休二日制(每周正常工作40小时,有部分企业已于2011年率先实施),目前有65%的劳工已有周休二日,劳动者的工作时间或平均工时有所减少。依台湾“劳动部”调查, 2016年1-9月,劳工每月平均工时为169小时,较2015年的173.5小时减少了4.5个小时;正常工时为160.8小时,较上年的165.1小时显著减少。民进党执政后,推出的首个重大经济改革方案就是劳工休假制度改革,企图在劳工与资方之间取得利益平衡,休假制度改革方案多次反复,引起很大争议与抗议。尤其是民进党当局坚持取消传统7天法定假日与实施“一例一休”制度,在尚未达成社会普遍共识情况下,于12月初依靠在“立法院”的多数优势强行完成立法,引起劳工强烈不满与社会广泛非议企业界也批评此举是“民粹治国”,会增加企业经营成本,不利经济发展。另外,蔡英文当局还加快推进“年金改革”、长照服务计划、增加“社会住宅”(类似公租房)建设等民生工程,但推进力度与幅度有限,与民众的期待还有很大差距。可以说,蔡英文上台后,改善民生与照顾劳工的承诺没有兑现,交出了一份不能令民众满意的民生改革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