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5月27日讯 海峡导报特约评论员、台湾淡江大学大陆研究所教授潘锡堂今日在海峡导报撰文说,对于台湾当局新领导人蔡英文的5·20就职演说,由于有部分专家学者及党政人士“刻意”解读,认为具相当的“善意”,应该可以让大陆“虽不满意,但可以勉强接受或忍受”,一时之间传出不少诸如“蔡5·20已过关”、“头过身就过”之评论。
其实,若仔细检视国台办5·20下午的正式回应声明,开宗明义即点出“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是两岸的共同政治基础”,并且立场坚定地认定蔡“没有明确承认‘九二共识’及认同其核心内涵”及重申“只有确认两岸的共同政治基础,两岸制度化交往才得以延续”;为了避免有人低估与误判,次日国台办及海协会又同步强调,只有确认坚持“九二共识”,两岸事务机构之间的联系沟通机制与两会协商机制才能延续。至此,已可断定蔡5·20的两岸论述,尽管有些许的向前进展,但距离体现“两岸同属一中”的核心意涵与政治基础,仍有一段不小的差距,因此正确地说,大陆并不满意,当然蔡英文并未“过关”。
再进一步言,蔡英文“并未过关”的主要关键,在于“九二共识”及其核心内涵“两岸同属一中”,向来都是两岸制度化交流与沟通协商机制的前提与基础,任何人都必须坦然承认与接受,蔡却只视之为“尊重之历史事实”,“尊重”当然不等于“承认”或“接受”。更何况,蔡又一直不愿意明白说出她所谓“求同存异的共同认知与谅解”其实就是“两岸同属一中”,反而只想予人有“想象一中或体会一中”的空间与解读。则大陆当然会认定蔡仍施展其一贯之迂迴、模糊的手法,仍不愿明白承认“两岸同属一中”,当然不可能会满意蔡5·20的两岸论述。
尤有甚者,检视蔡英文5·20的两岸论述,表面上透过“援引”马英九时期常用的部分词汇,意在延续马英九的两岸政策路线,以便让大陆与美国放心,实际上却企图摆脱“一中原则”与“一中各表”的连结。从蔡5·20演说时提及“台湾”多达41次,却只有5次提到“中华民国”,更离谱的是,蔡的就职典礼现场,看不到任何一面“中华民国国旗”,可见对“中华民国”的认同,仍不是蔡的核心价值,仅止于阶段性的工具运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