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福建省考古研究院与平潭国际南岛语族研究院组成联合发掘队,对福建平潭壳丘头遗址群——龟山遗址开展第三次考古发掘工作。日前,第一文化层(青铜时代)文物采集工作发掘成果初现。
北京联合大学朱松岭教授在接受“看台海”记者采访时表示,平潭壳丘头遗址群考古发现有力地证明了两岸自古以来就同属一个国家、两岸族群自古以来就同属于一个族群的客观事实。近年来,两岸相继发掘的文物鲜活地向世人昭示了海峡两岸同根同源、血脉相连、手足情深的历史渊源,有助于深化中华文明的探源研究。
壳丘头遗址是怎样一处史前文化遗址?
壳丘头遗址是在1958年福建省全省文物普查过程当中,考古人员在平潭的南垄村发现的非常具有标志性的遗址。2004年,福建的博物院和夏威夷大学的人类学系以及夏威夷毕士普博物馆合作,开展了“关于东南史前航海术和南岛语族”的课题研究,对壳丘头文化遗址进行了二次发掘。
各种迹象表明,早在6000多年以前,这里就是平潭先民繁衍生息的地方,他们在此地捕鱼、采贝、狩猎。平潭也被考古学家认为是研究南岛语族起源的一个关键区域。20世纪以来,考古学家、语言学家以及民族学家以不同方法共同印证了南岛语族的起源地就在亚洲大陆的东端,甚至直指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非常多的证据证明壳丘头文化遗址就是重要的代表地。
壳丘头文化遗址证明两岸中国人最早期就在一起
2019年10月29日,“海峡两岸南岛语族考古教学实习基地”“壳丘头省级考古遗址公园”“福建师范大学东南环境考古中心”同时在福建平潭揭牌,这三个机构共同坐落于平潭国际南岛语族考古研究基地,壳丘头文化研究已经成为海峡两岸学者共同关注的课题。
朱松岭认为,距今6000年前后,人类开始有组织、有规模地向着沿海岛屿迁徙,这是人类开发海洋的开始。而壳丘头文化遗址的时间点和南岛语族向海洋迁徙的时间点刚好吻合,而且壳丘头的先民在地理和时间节点上最具备向海洋迁徙的条件。这充分证明,两岸与壳丘头文化密切相连,岛内某些妄图将台湾和整个中国割裂开来,尤其是宣称“台湾自己的居民是来自跟中国大陆不同的南岛语族”的论断都是错误的。壳丘头文化遗址证明了两岸中国人从最早期开始就是在一起的,就是一个族群。
壳丘头遗址
两岸加强遗址考古交流合作,深化中华文明探源研究
“两岸通过考古、通过加强遗址的研究来深化中华文明的探源工作很早就开始了。”朱松岭说,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海峡两岸的考古界专家就开始了学术交流活动,近年来交流趋势进一步加强,而且对于交流领域的研究越来越细微。
围绕加强考古交流合作、深化中华文明的探源研究工作,两岸举办了一系列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引起两岸各界的广泛关注。两岸之间还设立了考古教学实习基地,积极邀请台湾学术界人士到基地进行考古学术交流合作,对进一步加强考古交流、深化中华文明的探源做了扎实的工作。越来越多证据证明,两岸自古以来就同属一个国家,两岸的族群自古以来就同属一个族群。两岸同根同源、血脉相连、手足情深。
【来源:看台海微信公众号 台海之声《两岸开讲》 总台记者 / 曲飞 申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