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台湾 >> 台海钩沉  >> 正文

汪毅夫:台湾考生与福建壬寅乡试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台湾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汪毅夫(来源:台胞之家网站)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讲座教授、全国台湾研究会副会长汪毅夫今天在香港中评网撰文,讲述台湾考生参加福建1902年(壬寅年)科举考试的故事。台湾学生跨海赴陆求学,早已有之。以下是文章内容。

  1902年 ,福建举办“壬寅补行庚子辛丑恩正科”(简称壬寅科)乡试。及榜出,台湾嘉义县黄鸿翔、安平县王人骥、台湾县高选峰榜上有名、胜出为举人。其时,黄鸿翔、王人骥均已归籍福建漳州,他们是以“龙溪附” 即龙溪县学附生的生员籍(户籍之一种)报名应考的,属于“台湾内渡绪生,入籍考试”;高选峰则是以“台湾附”即台湾县学附生的生员籍报名应考的。

  台湾历史文化名人连横也参加了福建壬寅科(1902)乡试,报罢而归。郑喜夫《民国连雅堂先生横年谱》记:1902年“八月,先生赴福州应是年之壬寅补行庚子辛丑恩正并科经济特科乡试。本年,先生先赴厦门捐监(汪按,即捐纳取得监生身份),故得应试焉。是科改试策论,题目为《汉唐开国用人论》《勾践焦思尝胆论》《子贡使外国论》等。相传先生论有过激语,干时忌,考官批曰荒唐,不第”。其时连横尚未归籍,他应该是以乡贯“台湾安平县” 报名应试的。

  附带言之,泉州历史文化名人吴曾于是科亦榜上有名,他是以“晋江廪”即晋江县学廪生的生员籍报名应考幷胜出为举人的。 

相关新闻
汪毅夫:林仲良的两岸故事

汪毅夫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讲座教授、全国台湾研究会副会长汪毅夫在香港中评网发文,记叙福建诗才林仲良。以下是文章内容:   林仲良,名有庚,号俊庠,福建闽县人。先后游于罗大佑(台南知府)、唐景崧(台湾兵备道、台湾布政使、署台湾巡抚)幕中。连横《台湾诗乘》记:罗...

汪毅夫:清代职官(文官)制度在台湾

汪毅夫 (图片来源:台胞之家网站)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讲座教授、全国台湾研究会副会长汪毅夫今天在在香港中评网撰文,介绍清代职官(文官)制度在台湾实行的情况,并指出,谈论“制度史视野里的台湾”,当然要描述“两岸长期同属于一个行政体系”、论述“政治制度相同”即一制的问题也。以下是文章内容。   清代刘继庄《广阳杂记》记:清初,“设台湾一府,台...

汪毅夫:政客搞坏人民泪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讲座教授、全国台湾研究会副会长汪毅夫(来源:中评社资料图)   政客莫不以为非作歹、以搞坏为能事。香港中评社23日发表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讲座教授、全国台湾研究会副会长汪毅夫文章,以下为内容摘编。   1949年2月3日和3月3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先后批准NSC...

汪毅夫:二月初二的期待

汪毅夫(来源:中评社资料图)   香港中评社19日发表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讲座教授、全国台湾研究会副会长汪毅夫文章,以下为内容摘编。   在闽、台两地,土地公是庙宇最多的神明,如俗谚所说“厝角厝尾(屋角屋后)土地公”、“田头田尾土地公”。当我们在街巷、在田园里走动,往往会在某个拐点上看到土地公庙、看到慈眉善目的土地公神像。南方天热,我们这一代人...

汪毅夫:日人“坚执”攻台 停战不允台澎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讲座教授、全国台湾研究会副会长汪毅夫。(香港中评社资料图)   香港中评社21日发表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讲座教授、全国台湾研究会副会长汪毅夫文章,以下为内容摘编。   中日甲午海战并不在台湾附近的海域开打,然而从甲午(1894)打到乙未(1895)、从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