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叫汉人
汉代的中央文官,高阶者可以坐下和皇帝谈话:你应该选择贤能的人,来为社会服务;你是承受的天命,来为天下百姓服务。干的不好,天下可不一定总是姓刘,你也可能是要下课的。
我们被叫做汉人,是因为不完全依赖皇权的先进政治制度,是因为发展出当时世界上程度最高的精耕农业和市场经济,是因为领先世界的知识和科技能力。又有硬实力又有软实力,汉人这个称号在当时的世界上金光闪闪。
比如什么是盛唐气度
唐朝欢迎你!这里没有长城、没有边塞、领土开放、思想开放,愿意归属,给你官号,胡风西来,歌舞升平,驿道之上,车马辚辚,物资丰富,通达天下,自信包容,气象宏大。从那时开始,在南方一路,中国人的称号变成“唐人”,一直延续到今天海外各国,美国的华侨商业区是中国人聚集的地方,自称为“唐人街”。“中国皇朝,向来以汉、唐为最重要的时代……汉代是充实华夏,完成‘中国’本体的‘成’;唐代则是取精用宏,开展性的‘大成’。”我们是汉人,我们也是唐人。
为什么有江南才子之说
道理很简单,北方人民所经历的残酷太多,没有稳定的生活,又何谈精神的追求?以辽金元时代为例,中国北方一直战乱不断,一场战争下来,人口凋敝田园荒芜不说,即使能侥幸活下来的,也常常成为被征服的奴隶,苟延残喘成了人生第一要务,琴棋书画自然就成了奢侈的事情,一个数据很说明问题,北宋时候总人口最多时,加上契丹人口总数,已经超过一亿;明代据有的中国人口,在开国时大约只有六七千万——总数减少了三分之一以上。
万里长城意味着什么
朱元璋发出《讨元檄》,建立了大明王朝,以保守汉人帝国为第一优先的目标,因为他设定了“锁国”的原则,对北方草原采取的策略是筑长城,对南方海防采取的方法是“不许片板下海”。但在全球化的版图中,海洋文明已经开始,当明政府龟缩在长城以内只求自保的时候,实际上却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失去了先机,曾经有一片辽阔的海洋,摆在明代人面前,他们也建造了威风凛凛的大船,出去溜达了几圈,后来却关上了辽阔的海岸线。如果当时中国政府也能像欧洲列强一样,对海上活动加以鼓励和支持,而不是大力剿除,中国人在东南亚的力量绝对比今天更加巨大。
康乾建立的盛世付出了什么代价
清政府的统治者采取的其实是极为自私的统治手段,他们所做的一切,无非是为了保住主子的皇位,保住征服者的胜利果实。
战争结束,社会稳定,固然带来了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但对外采取的是文化闭关,完全丧失了学习精神,对内采取的是文化钳制,牢牢控制了读书人的思想。大兴文字狱动辄就镇压,当乾隆在后宫之内赏玩着祖先留下的文化瑰宝时,中国文化彻底失去了创新的活力,帝国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败,也没有自我调节的修补能力。此时,也正是西方文明兴起、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和扩张政策席卷全球的时候,清帝国在极度的自私自恋和自闭中就这样大势已去,完全没有应付的力量。
说中国过去,审视现在,也是想中国未来,就像许倬云先生所言,“融合中国与西方文化,或建构新的文明体系,是全球人类共有与协作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