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信忠《我们台湾这些年》
这是一个台湾青年写给13亿大陆同胞的一封家书,主要讲述了过去30年台湾老百姓最真实的日常生活和悲喜人生。
当兵的都不想抽到“金马奖”
金门和马祖,对于台湾本地人来说,是“外岛”和“前线”,几十年来一直都是神秘的“战地”。国民党到台湾之后,“统治”土地除了台湾省之外,还有金门跟马祖,所以在“政府”组织架构下,除了有“台湾省政府”,还有一个“福建省政府”象征性地存在着,因为金门跟马祖在地理上还是属于福建省。
金门、马祖地理位置 (资料图)
金门在厦门对面,肉眼可望。马祖也在福州对面,航程颇短,在过去两岸对峙的年代,作为“前线”,实行的是“战地政务”,绝对军管。一个金门守军的指挥官可能就比当地县长还大,每到晚上,在一定时间还有宵禁,生活在一片肃杀的风声鹤唳当中。
台湾人都知道,金门有两次重大战事,一是1949年的“古宁头大捷”(大陆称“金门战役”),二是1958年的“8・23炮战”(大陆称“金门炮战”)。依照台湾宣传,以“古宁头大捷”来说,国共内战后期,“国军”一直被追着打,不断地“转进”,最后转到台湾没处可转,终于背水一战,大胜了一次。而“8・23炮战”,背后多少有代理人战争的影子存在,尽管这不是我等小屁民所能知道的, 但在当年小学教育当中,对于“8・23炮战”,老师总是要大肆宣扬赞美一番。20世纪80年代又推出了一部电影《8・23炮战》歌颂军队的英勇,因为“民族英雄”吉星文团长就是在这次炮战中阵亡捐躯的。
电影《八二三炮战》海报
总之,这两次胜利,算是为已经苟延残喘的国民党打了鸡血,就好像佟掌柜吃了人参果一样,又兴奋了起来,为接下来几十年的“统治”打下较安稳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