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严时期,“政府”对人民的禁锢真是无所不在,禁歌、禁书、禁语、禁党、禁止怀疑、禁止“打酱油”……琳琅满目的“禁品”,背后都有一个个荒谬而又无奈的故事。也许政治离一般老百姓太远,但活在一个十有八九都会禁的年代,每个人都只能无奈地苦笑,那是威权时代、戒严时代最鲜明的写照。
犹太谚语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在戒严时期的台湾,“人民一思考,当局就蛋疼”。道理很简单,国民党就是要让人民脑残化,先把人民培养成傻A的弟弟,然后再告诉你,你还不够聪明,所以我抱着爱民如子的心,来指导你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这样管起来才方便。所以,文化产物这种一直能影响人类思维的玩意,自然就要抓得紧紧的。
台湾禁歌(资料图)
先来说说禁歌吧!歌曲有阳春白雪,自然就有下里巴人,不管它是高雅还是媚俗,其实都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社会气氛与人的心理。
照理来说,爱怎么唱就怎么唱,可是在那个神经紧张的年代,当局常常过度敏感,以至于单纯的歌词被扭曲解读,因而遭受禁唱。明显一点的理由比如意境淫秽、文辞轻佻、妨害社会善良风俗,那作词人、演唱者也只好摸摸鼻子自认倒霉。可是严重的理由如“为匪宣传”、影射政治、挑拨“政府”和人民的感情等,这时歌曲相关人士头都大了。现在统计起来,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共有898首各类歌曲被禁,数量惊人。
邓丽君《何日君再来》
有什么时代就会有什么样的歌,也就会有什么样的禁歌理由,我们来看看被禁的都是些什么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