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领事馆被列为台湾二级古迹
当年的“打狗英国领事馆”主要职责是:侨民登记、贸易统计、舰船动向、收集情报、交涉纠纷、海关税务和行使领事裁判权等。
甲午战争后,日本强占台湾,于1906年要求各国领事馆转移,并将鼓山哨船头划入打狗港日本管辖范围。1910年,英国关闭了领事馆。1925年12月4日,日本购买了英国打狗领事馆,1930年当作日本台湾总管府会计室,1931年又改为海军观察所。1944年,日本用水泥土涂抹建筑外墙,逃避美军轰炸。1945年日本投降后,国民政府将其改为气象局测候所。
1977年,洋楼屋顶被台风吹去,遭严重破坏,被称为“鬼屋”。1986年进行重修,改作高雄史迹文物馆,陈列打狗近代史文物,恢复“史温侯办公室”原样,命名“前清打狗英国领事馆”,为台湾二级古迹,开放参观。领事馆内部目前陈列珍贵的高雄历史资料、图片、实物及模型,所以领事馆又名高雄史迹文物馆。
4异地而同景厦门高雄一脉相承
“这座别墅洋楼拱券宽廊,落地钛百页长窗,与鼓浪屿早期的英式别墅毫无二致。”龚老拿着在打狗领事馆旅游时拍的照片说。
如今的打狗英国领事馆,以西北的那个入口为主入口,观众绕“之”字形木步道登上山顶,曲曲折折,蔚为壮观。领馆模样依旧,独立山顶,凌空翘首,景色极佳。别墅装饰为红白主色调,钛白色百叶门窗、大小拱券、四方或六角红色地砖、红砖墙柱,形成鲜明的红白两色,一派英国维多利亚建筑风韵。前方的碉堡和灯塔隐约伫立,加上蔚蓝的大海,让人既凭吊了那段漫长已逝去的岁月,又依稀感到高雄港明天的繁华。
龚老说,如今站在打狗英领事馆前的广场上,高雄港林立的门吊整齐雄踞,其后就是脍炙人口的爱河;西子湾的钓字和血红的夕阳美丽如画;馆后的福德公神庙、十八王公庙和代天巡狩府香火鼎盛,最后面就是中山大学了。这个场景与站在鼓浪屿小东山临崖的英领公馆小广场上,看到东边的厦门港、鹭江,西边的厦门西港夕阳和公馆后面的浔源中学(今音乐学校)场景,是异地而景相像,厦门高雄两地一脉,天生丽质,都令人无限向往。
“高雄和厦门,这是两座从外观到气质都有几分相似的城市,加上语言相通,风俗习惯大多相同,都会让来过厦门的高雄人或者去过高雄的厦门人倍感亲切。”龚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