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9月23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薛洋) “星光计划”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台湾早年因孤立而渴望和新加坡发展关系,而新加坡在1965年建国的时候,也面临外来的威胁,1967年双方经初步讨论,台当局提交帮助新加坡建立空军部队计划。上世纪70年代开始,台湾陆续抽调教官和技术人员协助新加坡训练飞行员等,一些教官更留在了新加坡,成为高级军官,新加坡空军司令还一度由台湾人担任。
1974年12月,李光耀访台时表示,因新加坡国土面积狭小,向蒋介石提出借用台军事基地进行新加坡的部队训练。次年4月,李光耀与时任“阁揆”蒋经国签署一份“绝对机密”的军事合作计划,新加坡部队在“星光演习”代号下到台湾进行军事交流,即为“星光计划”。起初效期只有一年,但计划展开后未曾停歇。
根据“星光计划”,新加坡组建了一支由步兵、炮兵、装甲兵和突击部队组成的“星光部队”,并以团体观光名义、着便服入境台湾,定期轮流到屏东、云林、新竹等台军基地进行训练。受训的新加坡军人穿的是台军制服,使用的兵器却不是台湾的制式装备。
据台媒报道,“星光部队”在台湾虽然低调,但不隐秘。新加坡军人大部分会讲闽南语,和一般民众的沟通不成问题,而且他们在台湾的消费力惊人,颇受基地附近店家欢迎。此外,“星光部队”也多次帮助台湾救灾,包括参与“9·21”大地震与“八八水灾”的救援工作。
早年,“星光部队”每年到台训练一度高达约1万人次,不过后来人数逐步缩减。对于台湾和新加坡而言,“星光计划”一直是不能对外说的秘密,台当局也一直三缄其口。不过,因2007年5月发生的一场军演意外,让计划对外曝光。此后“星光部队”赴台人数确实减少,从1万人减到约3000人,部分改赴澳大利亚与其他国家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