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说起台北故宫,几乎所有中国人都知道,当年蒋介石败逃台湾的时候,不仅灰溜溜地卷走了自家铺盖,还带走了大量的国库黄金和贵重文物。
书画、青铜器、瓷器、玉器、珐琅、漆器……一共3879箱,将近25余万件的文物。这些历代皇帝收藏的奇珍异宝,被一箱箱运到了台湾,想想都觉得心疼。
蒋介石凭啥这么干?
其实,最早提出把故宫文物运往台湾的,并不是蒋介石,而是国民党政府教育部政务次长、故宫博物院理事会理事杭立武。
杭立武
1933年,他为躲避日军战火,请示将故宫博物院几家机构精选的一万九千多箱珍贵文物,紧急迁移到西南大后方。
时任行政院院长兼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的蒋介石,是故宫博物院的直属长官。他批准文物南迁,并任命杭立武负责文物战略性大转移。
战火纷飞中,这些文物颠沛流离。历经14年,辗转贵州、四川、陕西等地,行程十几万里,直到1947年12月被运回南京,暂时存放在南京的朝天宫。
兵败如山倒。随着解放战争的爆发,四面楚歌的蒋介石,不得不做出后撤台湾的选择。
为了避免文物受到破坏,杭立武联络朱家骅、王世杰、傅斯年等当时的故宫理事,共同商讨决定,将暂存南京的文物再次转运到台湾去。
这一决定,得到了蒋介石的批准。当时可能除了他,没有谁能料想到,以保护为目的而迁来迁去的文物,最后再也回不到北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