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与张治中(左一)
互相试探
1959年后,曹聚仁不再充当双方联络人的角色。这一时期,中共也透过其他渠道、采取各种办法开展对台工作。
对台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童小鹏回忆,这一段时间,与国共两党高层都有深交的张治中、傅作义、李济深、邵力子、章士钊等人士分头寻找线索和渠道,以把中共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主张传达给蒋氏父子和陈诚。
1959年,章士钊从北京到香港,通过关系向台湾转达了中共中央的建议。一种是暂时不谈,双方先作有限度的接触,如互访、通邮通电,然后,通机通航;另一种是台湾可拥有自己的地方政府、军队、党组织,经费可由大陆负担,只要求台湾承认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但是,台湾方面对此表示冷淡。”
1960年1月3日,周恩来与张治中、傅作义共进午餐,请他们致信陈诚。他说:“信中要晓以大义,陈以利害,动以感情。我们寄予希望。将来他们必然回来,回来必有安排,这是必然性。”
5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确定了对台湾问题的总方针:台湾宁可放在蒋氏父子手里,不能落到美国人手中。
为使蒋介石了解中共的这一政策,5月24日,周恩来再次请张治中致信蒋介石,并要求信一定要送到蒋氏父子手中。
他要求信中要写明中共四点对台政策:“台湾宁可放在蒋氏父子手里,不能落到美国人手中。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具体是:一、台湾回归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所有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于蒋,陈诚、蒋经国亦悉由蒋意重用;二、所有军政及建设经费不足之数悉由中央拨付;三、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必俟条件成熟并征得蒋之同意后进行;四、互约不派特务,不做破坏对方团结之举。”
廖心文告诉记者,她从有关人士处了解,台湾当局的一个重要负责人曾表示,他们不再派人到大陆“进行扰乱公共安宁和破坏地方秩序的事”,并称,“进一步派人到大陆去谈谈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必须的”。
1961年下半年,美国邀请陈诚访美。陈诚赴美前,周恩来请人提醒台湾当局要加强内部团结,即蒋、陈、蒋的团结,把军队抓在手里,美国就不敢轻举妄动了。
1962年,周恩来托张治中、傅作义、屈武写信给台湾当局,转告他们不要轻举妄动。屈武给于右任,张治中、傅作义给蒋经国、陈诚分别写了信。
1963年初,周恩来请张治中、傅作义再次致信陈诚,阐明中共对台湾的处境与前途的意见。信中说:“今日台湾问题之首要关键,在于促成国共第三次合作,使台湾归回祖国。只要台湾归回祖国,其他一切问题悉尊重台湾领导人意见妥善处理。”信中重述了之前的4条对台政策,这便是著名的“一纲四目”。
之后不久,周恩来又请有关人士转告陈诚:“台湾归还祖国以后可以行使更大的自治权力,除外交以外,军队、人事均可由台湾朋友自己来管。”
据童小鹏回忆,蒋介石利用中共的呼吁,派了一些人员来大陆摸底。有一次派了4个人来,3个到北京,1个驻香港。毛泽东和周恩来会见了其中一些人。毛、周称:这些人带来了各种消息,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是真是假、是虚是实一时也判断不清。我们要心中有数,以假当真,假戏真做,最后弄假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