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使曹聚仁
1956年7月的13、16和19日,周恩来由邵力子、张治中、屈武、陈毅等陪同,三次会见了曹聚仁。
曹聚仁
这一系列会谈,是中共寻求两岸接触的初期尝试。
1954年7月,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决定发动一场解放台湾的运动。当月,中央成立了“对台工作领导小组”,由李克农和罗瑞卿负责,徐冰、罗青长、凌云和童小鹏为小组成员。
1956年6月28日,周恩来在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愿意同台湾当局协商和平解放台湾的具体步骤和条件,并且希望台湾当局在他们认为适当的时机,派遣代表到北京或其他适当的地点,同我们开始这种商谈。”廖心文告诉称这是中国政府在公开场合第一次正式提出第三次国共合作的呼吁。
在香港《大公报》社长费彝民的介绍下,原国民党中央通讯社记者、当时的新加坡《南洋商报》驻港特派记者曹聚仁应邀访问北京。7月11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召开扩大会议,专门讨论了此事。会议决定,由周恩来出面接见曹聚仁。
当年10月,曹聚仁再次来到北京。这一次,毛泽东决定见见他。会见安排在10月3日下午,中南海颐年堂。曹聚仁带来了台湾方面的动态。他说,台湾方面了解第三次世界大战已经没有可能,反攻大陆也不可能。他们曾表示,国共和谈,条件成熟时,“可能在一个晚上成功”。
毛泽东接过话茬说:“也可能很快,也可能很慢,但我们并不着急。台湾以前说,一年准备,二年反攻,三年扫荡,四年成功。现在四年已过了,又改说七年了。”他还说,台湾只要同美国断绝关系归还祖国,其他一切都好办。
谈话结束时,毛泽东请曹聚仁去台湾见到熟人时代他致意。出门时,张治中提醒曹聚仁说:“今天主席提到蒋时称蒋先生,请注意。”
4天后,周恩来宴请了曹聚仁。周恩来表示,台湾还是他们管,蒋介石、辞修(陈诚的字)、经国都“可以到中央”来。
周恩来还指示有关部门,对蒋、陈等人的祖坟加以保护,对其家属注意照顾。
童小鹏回忆,为了进一步摸底,1957年春,国民党派“立法委员”宋宜山(宋希濂的哥哥)到北京作实地考察。李维汉和罗青长等会见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