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5月1日讯 据《联合报》4月30日报道 44年前,已在国际化学界享有盛名的台湾科学家钱煦,曾经有机会被提出担任“中央研究院院士”,但当下就被“中研院”高层“运作”掉;两年后,这位“高层”再次挡下钱煦;再两年,这位“高层”被其他“院士”要求回避后,钱煦终于当选“院士”。
85岁的钱煦昨天在新书中谈起这位要求“利益回避”的“高层”,心中“有十二万分的尊崇”;“高层”正是当时的“中研院院长”,也是钱煦的父亲钱思亮(图)。
“中研院”近来风波不断,学者的风骨,哲人的典范,以昔鉴今,更让人缅怀与讨论;钱煦昨天发表新书《学习、奉献、创造——钱煦回忆录》,走过大时代的他,一生充满传奇故事;回忆录中,钱煦满溢对父亲钱思亮的崇拜之情。
书中写到,钱思亮担任“中研院院长”时,全力维护学术自由尊严不受政治干预,处理任何事必照法规,从不动用“院长”可以自由支用的主管特别办公费,反而把钱用来补助办公室同仁的生活之用。
钱煦说,父亲每月薪资全交给母亲,只能勉强应付家用,一生担任主管30多年,从未置产,钱煦自己是钱家三代中第一位买房子的人。
书中也提到,钱思亮对权益冲突总是敏感回避,两度阻止钱煦被提名院士。回顾往事,钱煦对父亲的权益冲突回避“有十二万分的尊崇”,甚至庆幸父亲一再阻挡,让他不致终生有疑问“我是不是因父亲而当选?”
链接
钱思亮育子有方 三子均有大成就
钱思亮,浙江杭州人,著名化学家,清华大学毕业后赴美留学,获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化学系的博士学位。1970年,钱思亮被任命为台湾“中研院院长”。
钱思亮育有三子,老大钱纯是经济学家,曾担任“中央银行副总裁”、“财政部长”、“行政院秘书长”,是台湾经济起飞过程中的重要角色。老二钱煦是科学家、“中研院院士”;老三钱复曾任台湾“外交部长”、“监察院长”等要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