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党外人士按党的规矩办”
1969年6月,蒋经国终于承担起全面管理政府的正式领导角色。蒋介石提名他为“行政院副院长”。
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国民党内许多强硬派人士认为,在台北政府越来越孤立之下,国民党更得加紧掌控,不能对要求民权的声音稍有让步。但在蒋经国为首的改革派来看,世局发展多艰,台湾内部情况变化,更需要渐进,有控制地扩大政治参与,不但可以巩固岛内的统治,还能以一种民主自由的形象,重新塑造在台湾的“势”,唯有如此,才能扭转乾坤。这一年,蒋经国任命李焕出任国民党省党部主任委员推动改革。国民党内改革派的长期目标是使国民党成为全民的、民主的政治组织,这一改革进程涉及吸纳更多台湾人进入国民党领导阶层,同时审慎、小心地培养与控制温和的在野势力之成长。
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1969年,全岛举办了一次干净的县、市级选举,省议会71席议员,国民党赢得61席;15个县长席次,国民党候选人当选了14席。党外人士赢得了高雄、台中和新竹的市长。反对派掌控了台湾4大都市中的3个。
虽然在私底下这些新当选的党外市长痛批国民党掌控一切的制度,可是一就职他们就专注行政管理与建设开发,以及培养自身势力。此时,不论他们多么仇恨国民党,还是按照国民党的游戏规则办事。
这年12月,台湾举行3年前就答应的“立法院”增额选举。蒋经国允许各候选人史无前例地抨击政府,党外候选人“郭大炮”郭国基和黄信介甚至要求直接民选台湾省长,结束戒严统治。郭国基和黄信介都当选“立法委员”,这表明“立法院”里首次出现两位真正的反对党人士。
国民党首次公开预算
1971年1月,《大学杂志》发表了刘福增、张绍文、陈鼓应联名发表的《给蒋经国先生的信》,呼吁“政治革新”。为了警告青年知识分子不要有太高的政治期望,蒋经国3月间下令逮捕了著名的外省籍异议分子李敖。异议人士并没有因此就退缩,10月,《大学杂志》再发表《国是铮言》,提出了“政治改革”的主张。文章尖锐批评道:“20几年来,我们始终在维持着一个庞大、衰老而且与广泛大众完全脱节却以民意为名的特权集团”, 这几乎触及到了国民党统治的底线。蒋经国并没有弹压取缔,反而邀请《大学杂志》主要成员参加座谈会。他在会中听取这群知识分子的意见,宣称,“青年应该多讲话,多关心国是”。
蒋经国经过37年的历练之后,决定正式出面管事,蒋介石当然支持。1972年5月26日,立法院通过蒋经国出任“行政院长”。

【环球网报道 记者 查希】“中国,谢谢!”世界前足球先生、利比里亚新任总统乔治·维阿22日正式宣誓就职并发表演讲,他在提到中国时发出上述感慨。 提到维阿,中国以及世界各国球迷并不陌生,他曾有三个头衔——欧洲足球先生、非洲足球先生、世界足球先生。而2018年1月22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