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种沟通在当时仍是徘徊在悬崖边的政治冒险。蒋经国时代的台湾经济实现起飞,但同时本土意识和独立意识也在滋生、壮大。是以告别“中华民国”为代价来快速解决台湾问题,还是继续周旋?蒋经国需要作出选择。1987年12月,蒋最后一次见沈诚,告诉他下一波正式去北京的人选将在来年1月初决定,国民党“十三大”上,也将正式提出和决定两岸谈判的问题。
正当一切朝着有利于和平统一的方向发展时,1988年1月,蒋经国突然病故,尸体“七窍流血”。台湾还曾出过一本名为《蒋经国死亡之谜》的小册子,质疑蒋的死因。蒋的去世打乱了两岸统一的脚步。李登辉上台后,沈诚也险些成为政治牺牲品。
在某种程度上,为两岸统一大业奔波是沈诚在历史上留下的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但这最终也成为结束他政治生涯的直接原因。
有媒体在沈诚生前采访他,他说离开大陆几十年,天天盼望和平统一。在他的潜意识中,“和平统一就像擦燃一根火柴那么轻松,又好像中彩票那样有一种无力感”。
好在这种无力感在他有生之年得到了某种补偿。2005年4月26日,时任国民党主席连战率领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抵达南京。这是1945年国共两党重庆谈判后,时隔60年两党领导人再次历史性地握手。当时已80多岁高龄的沈诚在电视前看到这一幕,潸然泪下,喃喃自语道:“如果经国先生能看到这一天该多好啊!”
沈诚的家教,他是如何教育子女的
沈诚有三子两女,沈琬排行老三,是大女儿。7年前,她从供职的媒体辞职,到复旦大学读了个国际关系博士学位。3年前,她和丈夫经营的火锅连锁品牌太和殿进驻上海。
1980年代之前,沈家五兄妹对大陆毫无感知。他们出生前,父母先后从大陆到了香港,但香港也不太平。由于时局动乱,1952年沈玮仑出生时,连户口都不敢去报。1967年,随着香港历史上最严重的平民骚乱爆发,全家又从香港到了台湾。
蒋介石时代的台湾经济还很落后。沈琬初到台湾时10岁左右,那时台湾很少有家用抽水马桶,这让从繁华世界香港搬过来的沈家人很不习惯。沈诚虽然在台湾行政部门任职,但一家人的生活并不富裕。沈玮仑记得,当时沈家住在乡下,他总要买很大的鞋,为的是可以多穿几年,平时舍不得多穿,到了学校门口,才把脚洗干净穿上鞋去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