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台湾 >> 台海钩沉  >> 正文

那些年奔赴延安的台湾青年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叶鹏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台海网10与29日讯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10月25日,是抗战胜利暨台湾光复68周年。当年,许多台湾青年为了抗战,跨海来到大陆投入到抗战行列。红色革命圣地延安,不仅吸引了追求理想的台湾青年,也吸引了具有国民党身份的台籍人士。

 

“抗大”的台湾青年

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是中共中央为培养干部和军事人才而开办的。台湾青年从台湾及其他地方辗转奔赴延安,进入“抗大”,加入中共领导的抗日队伍。

张志忠,嘉义人。1924年回祖国大陆,1932年加入中共,1939年到延安“抗大”;后在八路军129师冀南军区敌工部,从事对敌宣传工作,曾任敌工部宣传科科长。1943年到太行山区参加抗日战争。1945年抗战胜利、台湾光复后,受中共派遣,任中共台湾省工委委员兼武装部长。1954年牺牲,被中共追认为革命烈士。

冯志坚(翁阿东),台北人。1932年与蔡孝乾等人跟随红军从漳州赴江西苏区,经廖承志介绍,于1938年11月抵延安入读“抗大”,改名冯志坚。1939年加入中共,在延安担任日文情报翻译工作。

丘刚明,高雄人。1936年回祖国大陆,后到延安入读“抗大”。1938年10月加入中共,参加邓小平在大别山领导的抗日游击队,任侦察参谋。

 

台湾青年在“鲁艺”

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简称“鲁艺”)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抗战文艺工作者。满怀抗日报国和艺术理想的台湾青年,在“鲁艺”揭开了革命生涯中闪光的一页。

沈扶,台北人。1930年回祖国大陆,1936年毕业于上海新华艺专西画系。1938年7月,经广州、西安,奔赴延安,入“鲁艺”学习美术。根据抗战需要和党的安排,沈扶在八路军总政治部从事日本问题研究和翻译工作,并兼任对日工作部顾问、日共领导人野坂参三的翻译。新中国成立后,他与在延安并肩战斗的妻子黎舒林(台湾人)来到旅顺工作,参与创建台盟旅大组织,后任台盟总部副秘书长。

李焕之,生于香港,其父是福建人,母亲是台北人,他说自己是“闽、台、港三结合的产物”。1930年从香港到厦门;1936年入上海国立音专;1938年到延安入读“鲁艺”音乐系,师从冼星海,学习作曲和指挥。1938年11月加入中共。曾任“鲁艺”音乐系主任,在延安度过了7个年头,创作了《保卫祖国》、《抗战进行曲》等抗日作品。参加“鲁艺”组织的《黄河大合唱》演出,并亲历延安的新秧歌运动。新中国成立后,曾采集有关祖国统一的音乐素材,并为《香港回归曲》谱曲。

 

丘念台的延安之行

丘念台,台中人,台湾著名抗日志士丘逢甲之子。早年在日本创建东宁学会,团结台湾学生开展抗日活动,倡导台湾回归祖国。后在东北及津、穗、沪等地参加抗日活动。1938年初,以中山大学教授身份在陕北公学、“抗大”与青年学生一起听课。在延安期间,他向毛泽东、张闻天、林伯渠等中共领导人,表达对中共积极抗日的敬意,得到了毛泽东的赞许。随后,他组织抗日队伍——东区服务队,吸收台籍青年和陕北公学、“抗大”的粤闽籍青年参加。

为抗战而奔赴延安的台湾青年还有很多,他们在中华民族的危急关头,回到满目疮痍的祖国,抒怀中华儿女的赤子情怀。“每一个台湾人寻找祖国的经历,都是一部千万行的叙事诗。” 

相关新闻
台湾青年掀起东莞创业就业新热潮

记者18日从广东东莞台商投资企业协会获悉,近年来,该协会通过东莞台协青年委员会、东莞台湾青年创新创业服务中心等平台,帮助台湾青年在东莞创业就业,掀起了台湾青年到东莞创业的新热潮。目前该协会的青年委员会已经拥有800多名青年会员,为东莞台协注入新活力。   东莞是台商在大陆最大的聚集地,这里台资企业众多。随着第一代来东莞创业的台商年龄的增加,东莞...

“我会成为新重庆人”:一位台湾青年的“山城情缘”

新华社重庆1月16日电(记者 赵宇飞)7年前,31岁的台湾人钟秉杰来到重庆工作。“这是个神奇的城市,无辣不欢的饮食能把人辣哭,爬坡上坎、穿山过江的立体交通简直能把人绕晕。”他这样描述对重庆的第一印象。   如今,钟秉杰实现了从台湾到大陆、从沿海到西部、从就业到创业的转变。他拥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爱情,也爱上了这座“神奇”的山城。   2011年,已经在台湾有...

36氪为台湾青年设立实习、就业平台

中新社电 (记者 杨程晨)大陆互联网企业36氪和台湾中华杰出青年交流促进会,12日在北京为两岸青年创新创业实习基地、两岸创新产业加速器揭牌。   当天,36氪子公司氪空间在中关村创业大街举办两岸企业创新交流会。氪空间宣布,将启动“翼氪计划”,面向全球青年打造双创交流平台。   氪空间副总裁董博介绍,两岸青年创新创业实习基地和两岸创新产业加速器是“翼氪...

台媒:挣人民币成为台湾青年的向往

台湾《旺报》今日发表评论文章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反复强调的执政理念。台湾民众到大陆挣人民币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蔡当局不应无视台湾民众这一向往,更不应选择逃避。不如一方面直面两岸情势大趋势,真正改善两岸关系,帮助台湾民众在大陆挣到更多人民币;二方面认真发展21世纪新经济,提升台湾软实力。  ...

台湾青年大陆创业加速“奔跑”

台湾青年大陆创业加速“奔跑”   新华社南京1月4日电(记者刘巍巍)“这里有良好的创业氛围和一体化的众创服务,还可以享受工商注册、财税顾问、专利服务、法律咨询、人力资源等多项专业服务,为台青创新创业提供了便利。”来自台湾的资深创客叶骏绅说。   近年来,两岸青年众创载体在各地加快生长,一批台湾青年在大陆创业进入加速“奔跑”阶段。   叶骏绅领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