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台湾 >> 台海钩沉  >> 正文

郝柏村谈蒋介石抗战 从周旋到全面抗战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叶鹏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台海网(微博)10月15日讯 台湾《旺报》15日刊登前台湾当局高官郝柏村新书,解说蒋介石抗战时期有关事件。

  全面抗战无法避免

  书中说,北伐成功后,南京国民政府在北方的势力一直都很薄弱,日本深明此中情势,故步步进逼,从未稍缓。国民政府面临日军进逼及江西苏区中共的双重压力,一方面保有华北行政主权,一方面力图与日方妥协,争取缓冲时间,其方式为成立华北政务委员会,以蒋介石挚友黄郛(同为张群留日挚友)为主任委员,与日本交涉缓冲。

  因效果不彰,撤销华北政务委员会,改设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由何应钦主持,亦不能为日本接受,完成何梅(何应钦与梅津美治郎)协定后,何应钦被迫离开北平,再组华北政务委员会,由西北军将领宋哲元主持其事,与日本周旋。

  当时察哈尔省主席刘汝明、天津市长张自忠,均为宋哲元第29军所属师长,北平市长秦德纯亦为西北军系统,此等原非嫡系将领,为日本所接受,而进行其所谓“华北特殊化”。

  迄1935年,江西第五次对中共围剿成功,“共军”由赣南突围,历经湘、黔、滇、川、甘、陕,至延安。此际华北特殊化情势亦日趋明显,军校12期在北平已不能公开招生,故本期华北同学,均秘密而来。

  1936年,陈济棠、李宗仁、白崇禧以抗日为名,而实际倒蒋的六一事变失败,1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基本上有形内战已告终,蒋一心以3至5年时间充实国力,准备抗日。

  日本军阀明白,以此际情势,若予蒋如此时间,则全面侵略中国,势益困难,故乘国际绥靖主义高涨,日军侵略行动自由的时机,策动了卢沟桥事件。

  七七事变起,西安事变善后仅初告段落。蒋原意仍由宋哲元以地方偶发事件,与日本交涉,避免事态扩大,但此际国内民情激愤,西安事变既和平落幕,抗日呼声高涨。

  其实蒋深知安内基础并不坚实,抗战准备仍极不充分,能多争取一日之缓和则争取。

  直至7月17日,亦即10日后,一为安抚国内抗日情绪,一为对日军阀提最后警告,期其适可而止,乃毅然宣布“最后关头已到”,亦即在国策上,由“安内攘外”,转为“攘外安内”。日本于7月28日攻占北平,显然以此回应蒋的宣示,则全面抗战已无回旋余地。

  北平沦陷,舆论对宋哲元多有责难,蒋特于8月1日在南京军校举行扩大纪念周时(郝柏村当时亦参加),不但未责宋哲元,更赞其数年来与日本周旋,争取时间,对国家非仅无过,而且有功。

  日阀攻占北平重镇,乃显示全面侵华的决心,但其如意算盘,以3个月速战速决,击灭蒋的嫡系黄埔系统为目标。

  全面抗战既无法避免,军事战略的首要考虑,是主战场与主作战线的决定。

 

  淞沪战役战略意义

  书中说,若任敌由平汉、津浦两线南下,“国军”均居不利态势,故于8月13日,对上海日租界主动采取攻势,将主战场移至长江南岸,将主作战线由南北向转为东西向,这是完全正确的战略,其理由:

  一、上海为中国当时首要的精华地区,亦为国民政府兵力最易集中的地区。

  二、上海为国际都市,每日战讯引起关注,且上海租界地区可做为“国军”的依托,日军不能将战争波及租界,“国军”炮兵阵地均放列于邻近租界,一路之隔,使日军炮兵无法还击,如日炮弹落在租界,则引起国际纠纷,为日阀当时所忌。

  三、淞沪战役,均为嫡系部队主力,战斗意志及战斗力坚强,先后参加战役者,超过70个师,伤亡达30万人,坚守3个月,打破了日军3月速决的战略,更鼓舞了全民抗战意志,赢得了国际同情与尊敬,亦使犹图观望、保存兵力的割据军头,有所警惕。

  淞沪战役牺牲虽惨重,实为奠定胜利的基础。淞沪会战后,徐州会战继之,第三集团军总司令韩复榘,擅自放弃阵地,予以处决,使所有非嫡系部队,再不敢自保实力,乃能集中意志,服从军令,而获得台儿庄的大捷。

 

 

相关新闻
岛内蒋介石铜像再遭恶搞 胸前被涂写:"我杀了人"

蒋介石铜像遭涂鸦,胸前遭涂写:“我杀了人。”(图片来源:台媒) 台湾大学校园内的蒋介石铜像屡次遭到泼漆、“斩首”等破坏行为。18日,有人发现台中教育大学内的蒋介石铜像被恶搞,胸前遭人涂写“我杀了人”的字样。 据台湾联合新闻网消息,由于蒋介石铜像所在路段是校内重要道...

抗战大剧《心如铁》热播 迷雾之下展铮铮爱国情

豪情抗战大剧《心如铁》热播   豪情抗战大剧《心如铁》目前正在热播,随着剧情层层推进,越来越多的线索浮出水面,“珍宝”的真实面目也正在被慢慢揭晓,笼罩在龙马、燕飞、王其美等人身上的迷雾也逐步被揭开。烧脑的故事情节、意想不到的剧情转折让观众纷纷大呼过瘾。剧中燕飞利...

台湾写真:台北冬雨里的两蒋印迹

阳明山是冬雨时节感受台北的好去处,高低起伏中,这座城市自然之美沿着山间曲径流淌。自士林区福林路驱车进山,蒋氏父子曾在其间生活、工作的四个建筑群构成著名的人文景观。   山脚的士林官邸是台北地标之一,游人常年络绎于途;其前身,是日据时代总督园艺所,1950年改建成官邸,也是蒋介石在台居住最久的居所。   由此往东10公里,坐落着一个中国古典建筑群,...

开始动手!"独派"提案成功冻结两蒋陵寝预算40万

台军三军仪队在两蒋陵寝前交接。(图片来源:台媒) 21日,台湾立法机构“对外关系及防务委员会”审查台湾防务部门2018年度预算,“时代力量立委”林昶佐提案称,应尽速将台军三军仪队从两蒋陵寝撤出,还提案冻结400万元预算(新台币,下同,约合人民币87.9万元)。经朝野讨论,最...

“两蒋”对台湾有贡献吗?台湾这两位高官“说不出口”!

据台湾“中时电子报”报道,台湾“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员会”11日邀台湾教育部门负责人潘文忠、台湾文化部门负责人郑丽君、台湾故宫博物院院长林正仪专题报告“如何面对‘促进转型正义条例’制定后的因应政策”。 “立委”陈学圣质询郑丽君、潘文忠“可不可以讲述3件两蒋对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