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天白日勋章能保命的起源,是名将黄百韬因为战功彪炳,曾获颁青天白日勋章一座。之后他不幸捐躯,其遗孀及独子黄效先赴台。但是黄效先后来犯了杀人罪,被判死刑。
由于黄效先是独子,台湾有关单位特别项目签报,呈请准予免其死罪。蒋介石于是在1957年11月12日发布命令,将黄效先死刑减为无期徒刑。自此,军中流传青天白日勋章如同“免死金牌”。
青天白日勋章是于1929年颁行,第一枚是1930颁给东北少帅张学良,蒋介石是第7位获勋者。
210位获得青天白日勋章人士,有4位是美国军人,即陈纳德、魏德迈、史迪威与马歇尔4人。但抗战时担任中国战区参谋长的史迪威上将,因与蒋介石不合“拒领”,该枚勋章始终没有颁授出去。
国民党政府迁台前,除非有重大战功,否则根本得不到青天白日勋。迁台后两岸少战事,现都由台湾防务部门负责人或“参谋总长“卸任时循例授勋。
卸任“部长”与“总长”获颁青天白日勋章,始于李登辉时代。1988年12月21日,当时的台防务部门负责人郑为元及“参谋总长”郝柏村,因领导IDF战机研发有功获勋。李登辉的授勋用意在于巩固军心,拉拢郝柏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