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台湾 >> 台海钩沉  >> 正文

“蒋介石影子”陈布雷之崛起与殒落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李睿嘉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台海网11月14日讯  (作者 王丰) 陈布雷(1890~1948)和蒋介石同为浙江宁波府小同乡,比蒋先生小三岁,生长于文风鼎盛渔米之乡,受业人才济济之浙江高等学堂,卒业后,历任教职报刊编辑,以撰写评论文章,成名于民元及军阀割据之黑暗时代。一九二六年,陈布雷在上海《商报》及通商银行工作,已颇有文名,但《商报》经营困难,薪饷动辄积欠三月,甚且连印报纸张都时常无以为继,甚为窘迫。同年春季某日,邵力子受蒋介石之嘱托,从广州到上海,带来一帧蒋总司令签名照片。邵力子特告陈氏,蒋总司令对阁下文采颇为敬慕。一九二七年正月间,陈布雷与潘公展会见蒋介石,接连两天约晤,握谈良久,蒋劝陈入党。同年二月,陈布雷加入国民党,入党介绍人为蒋介石、陈果夫。初入蒋介石幕下,备受器重。陈布雷回忆:“蒋公每三四日必招往谈话,间亦嘱代拟文字”他帮蒋介石写的第一篇演讲稿,是在南昌发表之〈告黄埔同学书〉。风云际会,自此陈布雷担任蒋介石文书侍从,成为民国政治舞台上颇具份量的文人。

    陈氏侧身蒋介石幕宾,从一九二七年四月,任职国民党中央党部书记长,到一九四八年担任“国府委员”、“总统府国策顾问”,效命驰驱,凡二十载,向是蒋介石最为核心的文书侍从骨干。蒋氏对他倚重之深,有目共睹。兹举显例:每逢庆典节日,蒋介石向全国发表的文告,均为陈布雷之手笔。外人很难体会,为蒋介石捉刀任务之繁琐,删修文稿之辗转往复,琢磨字句之费心审度,均远远超过常人之想象。熟知其事的陶希圣追述:“每篇文告的每一段乃至每一句或每一字,都是委员长的。委员长对于一篇文告,修改再修改,至少两三次易稿,至多有十八次易稿之事”。试想,一篇数千言的文稿,为求尽善尽美,竟要修改十八次,天下有多少绍兴师爷经得起这等“折腾”?而陈布雷始终无怨无悔,戮力以赴,默默扮演着“蒋介石影子”的角色。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本文导航
相关新闻
台湾写真:台北冬雨里的两蒋印迹

阳明山是冬雨时节感受台北的好去处,高低起伏中,这座城市自然之美沿着山间曲径流淌。自士林区福林路驱车进山,蒋氏父子曾在其间生活、工作的四个建筑群构成著名的人文景观。   山脚的士林官邸是台北地标之一,游人常年络绎于途;其前身,是日据时代总督园艺所,1950年改建成官邸,也是蒋介石在台居住最久的居所。   由此往东10公里,坐落着一个中国古典建筑群,...

开始动手!"独派"提案成功冻结两蒋陵寝预算40万

台军三军仪队在两蒋陵寝前交接。(图片来源:台媒) 21日,台湾立法机构“对外关系及防务委员会”审查台湾防务部门2018年度预算,“时代力量立委”林昶佐提案称,应尽速将台军三军仪队从两蒋陵寝撤出,还提案冻结400万元预算(新台币,下同,约合人民币87.9万元)。经朝野讨论,最...

“两蒋”对台湾有贡献吗?台湾这两位高官“说不出口”!

据台湾“中时电子报”报道,台湾“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员会”11日邀台湾教育部门负责人潘文忠、台湾文化部门负责人郑丽君、台湾故宫博物院院长林正仪专题报告“如何面对‘促进转型正义条例’制定后的因应政策”。 “立委”陈学圣质询郑丽君、潘文忠“可不可以讲述3件两蒋对台湾...

民进党“追杀”国民党,蔡英文指蒋介石是杀人魔

据台湾《中时电子报》报道,台湾“立法院”12月5日三读通过“促进转型正义条例”,其中“清除威权象征”条款矛头指向全台以“中正”为名的道路、学校要更名,蒋介石铜像可能拆除,位于桃园龟山中央警察大学集合场、唯一自大陆迁来、堪称台湾历史最悠久的蒋介石铜像将如何处理备受瞩...

蒋介石贡献被抹煞! 周锡玮:民进党一例一休大败就追杀

因“促转条例”引发的“中正”争论,引发多位蓝营人士反击批评。(图/记者李毓康摄)图片来源:台湾“东森新闻云”   由于台“立法院”5日三读通过“促进转型正义条例”,外界提出质疑,认为全台湾含有“中正”名称的路名、公共场所、甚至有蒋介石头像的硬币都要改掉。对此,有意参选新北市长的前台北县长周锡玮表示,民进党在一例一修大败,借着“促转条例”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