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2005年4月29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时任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这是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六十年来的历史性握手。
台海网9月24日讯 一甲子以来,大陆对台政策一脉相承,历经三次重大调整。而在中南海决策、两岸交往的过程中,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故事。
毛泽东:金门炮战是“文打”
据中新社报道,即便在炮声隆隆的年代,历经三次台海军事危机,北京致力于两岸和平统一的努力,也一直未停过。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万隆会议为标志,毛泽东、周恩来的“和平解放台湾”主张出炉,取代“武力解放台湾”,并渐成“一纲四目”。此为大陆对台政策的第一次重大调整。
史料表明,一九五八年的那场炮战是毛泽东主导的。
是年八月十七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召开扩大会议,毛泽东“拍板”炮打金门。八月二十三日,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万炮齐发,举世震惊。
金门炮战,“一石多鸟”,“打蒋”的同时,意在“击美”,粉碎美国支持“划峡而治”、制造“两个中国”的图谋,并声援中东。毛泽东在见外宾时曾说:“金门炮战,这是真打,但是基本上是文打。”
畅销书《目击台海风云》作者、多次采访金门炮战指挥员的李立对中新社记者说,金门炮战半打半停,时打时停,“打而不登,封而不死”,并持续至一九七九年元旦,成为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观。以炮弹为特殊对话语言,两岸领导人用一种默契维护了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