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6月19日讯 自从九七香港回归中国大陆后,两岸谍报战的前哨重镇,便移往泰国曼谷,成为两岸谍报“境外决战”处。双方精锐尽出,十年来,好戏连台,上演许多不为人所知的间谍故事。尽管两岸情报斗得你死我活,但是,民进党执政后首次的“换俘”接触,也发生在曼谷,而且几乎成功。
王宜宏事件 重量级情报员谈判
二○○二年九月,民进党执政第三年,发生第一件军官逃返大陆事件。台湾陆军导弹指挥部中尉辅导长王宜宏,带着爱国者导弹机密资料,于九月二十七日飞往曼谷,主动联络中国大使馆。王宜宏逾假未归,还带着太太与幼子,一家三口飞到曼谷,台湾军方与情治单位认为这是一起叛逃事件,经“国安”高层同意,当时的军情局长薛石民授权情报员,与大陆情治单位在曼谷展开接触。
双方对话都是有一定份量情报员,台湾条件“要带回王宜宏”,大陆则要求“换俘”,以台湾军情局捕获并判刑入狱的“匪谍”,做为交换。由于“换俘”事大,且台湾筹码不多,几经磋商,台湾希望大陆先让台湾带回叛逃军官再说,最终功亏一篑,十月七日,在大陆驻曼谷情治单位安排下,王宜宏全家搭机飞往大陆。
从事后大陆并未大肆宣扬,显示“收留”王宜宏并非政治考虑,而是王宜宏真的带出具有价值的爱国者导弹情报。台方认为,如果王的情报价值不高,大陆也不会开出“换俘”价码。
两岸情治单位在曼谷的“第一类接触”,还有不少案例与模式。
例如,大陆国安部门抓到台湾潜伏大陆的情报员,若是家属也在军情局工作,大陆即以“知会亲友在押近况”之理由,要求与家属在曼谷会面。这种事,只要经过报备,军情局都会同意,如前香港站长叶炳南在军情局任职的儿子,即曾前往赴会,并全程录音。
另一种情况是,大陆会邀晤在军情局工作但已退休的家属,台方称,大陆此举目的是想策反家属。
港与泰国 以前还有军火库
事实上,两岸在曼谷的谍报活动,尔虞我诈,重点在策反吸收,也是情报任务指示的最佳指定地点。
二○○二年十月在重庆遭大陆逮捕并判重刑的间谍许剑池,便是多次进出曼谷接受台湾军情局任务指示。许剑池是大陆人,自一九九六年起即为台所用,二○○二年失事前,曾三次前往曼谷,当年七月,还在曼谷领取军情局所给的五千美元活动费。
另外,二○○三年二月失事,遭大陆判刑十五年的马培明,也曾在曼谷加入台湾军情局,并接受任务派遗。马培明也是大陆人,他是在网站发表军事文章,被台湾吸收。
暗杀老邓 有史来最大行动
二○○○年,台湾军情局在网站发现他的军事文章深入,以一千字四十元美金的稿酬,陆续邀稿,同年秋天,军情局约马在曼谷见面,经过恳谈,马同意加入军情局,直到失事前,马培明领取超过两万美元的“稿酬”。
据了解,在台军情局取消“暗杀行动”的工作任务前,在香港与泰国还有“军火库”,包括枪枝、炸药,一应俱全。事实上,军情局有史以来最大的行动项目,不是暗杀江南,而是在早年执行一项代号“白熊项目”的暗杀行动,竟想在泰国暗杀邓小平。
当时行动由局长汪敬煦指挥,三处处长谢友贤策划,由三名基干情报员执行,即便执行人员都不知“制裁”目标是谁。唯在东南亚访问的邓小平,因周恩来病亡,紧急返回北京而作罢。一九九七年香港回归后,在军情局长殷宗文指示下,泰国与香港的军火,全数“就地处理”。(千寻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