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3月29日讯 台北故宫宝物知名翠玉白菜上的小虫须原来是断的这回事,引起大众对于故宫文物保存状态的讨论与好奇,“国家”重宝要是有所闪失可是滔天大罪,故宫更是国际级的文物保护者。不过,故宫保存重宝还真不是不曾出事,院藏重要文献“满文原档”中的一页“女尸图”就曾遗失,至今下落不明。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这是1969年的事情,正因为这个失窃事件让故宫院方下令:此后所有故宫文物大大小小一律不得离开院内。“满文原档”是重要的历史文献,一共厚厚重重的四十巨册,是世界上研究满州史以及满文发展最重要的学术文献。没想到这满州档案历史巨册会在台湾发生离奇的失窃案件。
故宫图书文献处处长冯明珠表示,由于“满文原档”的重要性,岛内外学者一直要求故宫将它出版发行,造福学界。1969年,也就是故宫在台北“复院”四年之后,决定将“满文原档”发行成书,因此在那个没有数字扫描,拍照与影印都极不普遍也不方便的年代,故宫自然是将文献原件送到外面去照相以便印制。也因为“满文原档”厚重又多册,只好将它拆解成小册外送照相,每天送去一部分,送回来之后检查验收。
69年外送照相 一页神秘失踪
有一天,故宫图书文献处检查送回院里的文献时,赫然发现送出去的文献有一页消失了,怎么追也找不到。当年的图书文献处处长昌彼得,后来曾任故宫副院长的文化界大老,当时立刻上了正式公文向“行政院”报告这个事件,并且自请处分。
这遗失的一页就是“女尸图”。上头画有裸体的女性尸体,在这么多页文献中独独就是少了这神秘的一页。
冯明珠说,当时故宫同仁感叹可能是因为当年社会风气十分保守,女性裸体被视为破坏善良风俗,社会上一般根本见不到裸女图。因此画有裸体女尸这一页引起了好奇,就被偷走了。所幸是在送出去拍照前故宫就留下这页“女尸图”的复印件,因此发行出书以及研究都可以继续进行,不至于空了一页。
她也说,其实这遗失的一页其实本来根本没有名字,是故宫人员为了称呼这遗失的一页,自己把它取名叫做“女尸图”。故宫从来没有隐满过任何关于“女尸图”事件,在“满文原档”重新发行的几个版本,以及去年故宫庆祝八十周年庆再度发行的“满文原档”最新版本中都谈到这个事件。
遗失页上有倒写中文 更神奇
由于“女尸图”的遗失,故宫院方下令,从此故宫的文物一律不可以离开院内一步,不管是要拍照、发行、修护或是基于任何大小理由,绝对要留在故宫。故宫院内也因此设置自己摄影、印刷等各单位负责。就连修复也绝对要由故宫专家亲自在院内动手。
仔细看看“女尸图”,现在的专家可能对于这裸体尸体在1969年竟有可能因女性裸体受到歹徒觊觎感到莫名其妙。因为,除了女体之外,“女尸图”真正神奇之处,还在于这一页旧满文的书写上头还有一大片倒着写的中文!
冯明珠说,这是因为当时的满族在关外生存,十分缺乏纸张,由于取得纸张不易,纸张的价格非常高。他们于是将明朝写给满族的公文,翻过来记录他们自己的满族历史,这种民族情怀十分动人。
旧满州档 写清关外崛起史
“满文原档”更常被岛内外学者以旧名称“旧满州档”。“满文原档”以旧满文撰写,记录了清入关以前在关外崛起的所有历程,仔细地描述了努尔哈赤与皇太极这两位清代的开国君王,如何在关外壮大、如何建立清朝的完整故事。这部巨大的文献可说是最早的满史。
除了这个历史研究的重要性外,“满文原文件”在语言研究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故宫图书文献处处长冯明珠表示,努尔哈赤十分具有胆识与远见,当年在关外也就是现在中国大陆东北女真族(满族)崛起之时,努尔哈赤对于满人没有自己的文字感到非常不平。
他认为满族人说的是满语,但是却没有自己的文字,尤其与邻近的民族交流的时候更感到问题很大。当满人跟汉人打交道的时候,就跟汉人使用汉字,跟蒙古族打交道则使用蒙古文。而汉人与蒙古人都有自己的语言与文字,只读满人有语言没有文字。
因此,努尔哈赤要求部下创立满文,他希望未来满人说满语也要写满文。
当时努尔哈赤等人以蒙古文作为基础加以变化,创造了满文,加上历代的演变成为一种文字。而就在努尔哈赤创立了满文之后八年,这部记载努尔哈赤与皇太极崛起历程的“满文原档”诞生了。由于这时候满文才创立几年,仍是非常原始古老的,算是旧满文。
以旧满文书写的“满文原档”,是研究满文学者不可少的文献,更是满族民族自觉的证据。(千寻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