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洋百里戍台湾,艋舺澎湖递换班;二百年来人事变,征夫休唱念铜山。”清末铜山(今福建东山岛)举人马兆麟曾赋诗一首,感慨福建戍台将士的悲壮慷慨,今人亦可从中略窥澎湖与福建深厚的渊源……
澎湖“三十六岛”,犹如明珠散落,美不胜收。行走其间,无论是地方风物、信仰民俗,还是庙宇宫观、古厝民居等,无不透出闽南元素。多少年来,澎湖人习惯于西望海峡,列岛上那些雕梁画栋、飞檐翘角之间,寄托着先民浓浓的乡愁与守望。
西屿灯塔:往事并不如烟
渔翁岛灯塔是澎湖的地标景观,这座历经百年风雨的建筑,和福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据史料记载,现在的渔翁岛灯塔是在西屿灯塔的旧址上修建而成。澎湖西屿灯塔是中国有史料记载的最早灯塔,于清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落成,清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福建同安人、时任澎湖水师协镇的陈化成等人筹资重修。
在渔翁岛灯塔一侧,记者看到两块石碑,其中的《西屿塔灯碑记》石碑立于清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其中写道:“道光三年春,现署水师提宪陈元戎等筹款即就原基重修。”碑文中所写的“陈元戎”是陈化成,称“元戎”为讳饰,以示尊敬。
西屿灯塔始建于1778年。彼时,台湾知府蒋元枢奉命镇守台湾,经常听到来往澎湖与台湾的渔民、商人感叹航道险恶,无航行指引,于是开始兴建西屿灯塔。澎湖海域暗礁险岩密布,特别是西屿灯塔附近海域,由于海沟引起急流和涌浪,海象异常凶险。1779年夏,西屿灯塔建成,成为附近海域航行船只的重要安全坐标。
1823年,因为西屿灯塔损坏,灯光时有时无,无法发挥原有效果,来往的渔民、商人叫苦不迭。时任澎湖通判的蒋镛与协镇陈化成商议,决定一起筹款重修。由于澎湖当地不产花岗岩,修建灯塔所用的花岗岩都是从与澎湖一海之隔,也就是陈化成的老家福建用船运过来,部分石材至今依然用在新修灯塔的房舍中。
这座重修后的西屿灯塔一直使用到1875年。随着时代更迭,利用油锅燃灯所产生的光力明显不足,为满足航海需要,它被改建为照明效果更好的西式灯塔,命名为“渔翁岛灯塔”。
天后宫:香火绵延不衰
在乡愁和守望里,也有着天后宫的香火缭绕。拥有400多年历史的澎湖天后宫(如图),原称“娘妈宫”,是台澎金马地区历史最悠久的妈祖庙,这里不仅是当地民众的信俗文化中心,也是澎湖繁荣的发源地。
相传天后宫建于明万历年间,由泉州最早的移民兴建,与湄洲妈祖祖庙、泉州天后宫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庙内雕梁画栋,刻工精细,古香古色,美不胜收。
据史料记载,清代闽台对渡时期,一艘艘满载大米、蔗糖、水果、海产品的商船,从台湾起锚经澎湖驶向福建,这些船只由大陆返回时顺带运回建筑材料或压舱石,一般的梁柱木头多采用福州杉,石材多采用惠安的青斗石,砖瓦多购自漳泉地区。这些石头、木材被运到澎湖和台湾后,就被用于建庙、铺路或造桥。澎湖天后宫的梁柱雕刻、窗棂及浮雕等,正是数百年前闽南工匠的杰作。
走进天后宫,后殿的“清风阁”内有一方石碑,俗称“沈有容谕退红毛碑”。碑文记载了明朝官员福建都司沈有容率军至澎湖,于1604年击退荷兰入侵者、保家卫国的功绩,是台湾现存最古老的石碑。
后来,郑成功收复台湾,施琅平台,也都曾在天后宫驻军。庙宇中至今仍存放着康熙帝御赐“神昭海表”匾额一方。从此,天后宫的香火鼎盛不衰。
观音亭:尽显闽南匠艺
位于马公市西海岸的观音亭,旧称观音庙,始建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为当地四大古庙之一,至今仍是澎湖人的礼佛圣地。
澎湖长进餐厅老板蔡月桂介绍说,在向台湾移民的过程中,为感念先民开发艰辛或神灵庇护,在兴建较具规模的庙宇、祠堂等时,必是从泉州、漳州聘请工匠,建筑的形制和做法承袭了闽南匠艺,如庙宇殿堂多采用单檐或重檐歇山顶、重檐式钟鼓楼等。观音亭亦是如此,这座早期从福建分香的庙宇,在布局和建筑式样上完全效仿它的祖庭,建筑细部的处理上竭尽闽南匠师之能事,集中体现了闽南寺庙建筑的风格。
蹲在庙门口的一对淡绿色石狮子,是澎湖观音亭的一大特色。这两只石狮颇有来头,材质看似石头,但其实是由糯米浆、石灰和黑糖水调和雕塑而成,历经百年不腐。原来,清雍正年间在澎湖设立澎湖厅,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管辖,而这对石狮就镇守在澎湖厅通判衙门前。日据时期,当地民众将它们搬过来改守观音亭。
观音亭内有一块“薄海蒙庥”匾,是寺内年代最久的古物,亦是两岸深厚渊源的历史见证。原来,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福州府平潭人詹功显指挥的澎湖防御战大获全胜,书写了一曲“抗英保台海”的爱国史诗。詹功显以军功升任澎湖水师协副将,为澎湖地区最高军事武官,从此驻守台澎三十载。“薄海蒙庥”四字正是詹功显所书,意即蒙神明庇护薄海(指台湾海峡,古人称“黑水沟”)。早年先民从大陆渡海来台,需经过凶险的黑水沟。民众认为有神明的庇护才得以平安抵台澎,对观音、妈祖等神明的信仰愈加虔诚。
往事悠悠,澎湖的一草一木,丰富的历史人文遗产与“阳光、沙滩、海浪、仙人掌”,仍旧在向人们诉说着如烟的往事和浓浓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