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任我行 台湾资深媒体人
舆论喧腾了2个多月的4月1月电价将继续上涨,但到了最后一刻,居然紧急剎车,台经济主管机构在召开电价费率审议会后,出乎意料之外的宣布电价 “冻涨”,终止2022年俄乌战争以来,工业电价即将第5度上涨、民生电价即将第4度上涨预期,似乎替蠢蠢欲动的物价上涨危机按下暂停键。
电价冻涨的理由是“国际关税变化与地缘政治风险,可能引发国际经济及物价波动隐忧”,在慎重看待电价对物价的影响后,决议电价不调整。听来颇有顾及经济、关照民生之意。但台湾的“电价答卷”从来都不是经济题、永远都是政治题,今次电价冻涨恐怕还是民进党拨拨政治算盘后,精心算计后的结果。
台湾电价向来有一遇选举年就冻涨的魔咒,马英九时代“油电双涨”以致选举挫败的殷鉴不远;即便客观上来看,台电公司累积亏损已高逾4,200亿元(新台币,下同),负债比92%;从经济面来填写答卷,电价上涨已是必然。但不巧今年遇上“类选举”的大罢免狂潮,电价只能以政治题来解。
尤其,原本只有国民党34席民意代表遭罢免且进入第二阶段罢免联署;在蓝营全面反击下,上周,民进党也有8席民意代表进入第二阶段罢免联署。让原本只有国民党一路挨打的情势,逆转变成民进党也如坐针毡,相当于这群2024年才刚就职的第11届民意代表,原本任期四年,如今仅上任一年就犹如展开新一轮民意代表选战。
非核家园政策迫使台湾核电厂相继停机,不巧又遇上俄乌战争造成全球天然气价格飙涨,台电发电成本急遽上升,财务危机雪上加霜;为了掩饰错误能源政策拖累台电财务的真相,民进党最早在2023年编列500亿元电费补贴给台电,并为了挽救濒临破产危机,再增资台电2,500亿元;但因国际燃料价格在战争期间实在涨得太高,总共3,000亿元的“金援”仍不足以改善台电财务结构。
因此,民进党分别在去年追加预算及今年预算中,各编列1,000亿、共2,000亿元的电费拨补给台电;但在台立法机构蓝白合作下,国民党与民众党合力以错误能源政策造成台电亏损为由删除。苦等不到金援,电价只能上涨,故而在民进党的宣传下,已有一部分舆论认为,都是蓝白删掉民进党原已编列给台电的2,000亿元,若电价上涨真的引发物价通膨,造成的民怨,都是国民党的错。
当然,国民党也不是吃素的;多次猛攻民进党错误能源政策才是造成台电大亏的凶手,台电财务不佳还要大规模收购绿电,让台湾民众承担电价大涨苦果。非核家园政策如今无疑是民进党施政最大软肋,这个“涨价黑锅”民进党绝对不能背,只好下令电价按兵不动。
“电价答卷”的第一张试卷,看来民进党以退为进,暂时以“冻涨”策略破解错误能源政策之局。但紧接者是国民党多名民意代表连手提案的核管法修法,让核电延役需要至少前5年提出申请的硬性限制解套,改成只要合乎安全规范,就可让核电厂延长运转时间。据悉,该法案已排入3月31日的教育委员会初审,预计在国民党人数优势下,初审应能通过;到了大院攻防时,球又抛向民进党了。到底民进党愿不愿意就“非核家园”政策妥协,还是继续杯葛到底呢?
尤其,赖清德倚重的气候能源专家、一度被征询要接任台行政机构负责人的和硕董事长童子贤已大声疾呼,台湾若能启用核电厂,每年将省下 “N个千亿元”。民进党最言听计从的 “美国爸爸”、美国在台协会(AIT)处长谷立言多次在公开场合暗示台湾应该使用核能,“美国可为台湾提供包括核能在内的可靠能源”。民进党到底是 “反核”到底,还是低头“返核”,预料将是“电价答卷”的第二张试卷。
而第二张试卷的出题者不仅仅是国民党,更有长期与绿营友好的企业家,以及来自美方的压力;虽然目前美国对台湾到底愿不愿意“返核”还在循循善诱中,但有朝一日当白宫将台湾向美国采购核燃料,藉以缩小美台贸易逆差的计划被提上了日程,民进党该如何填写这张答卷,恐将更左右为难。
“电价答卷”的第三张试卷,球又回到国民党身上。本次酝酿电价将上涨的理由,即是蓝白合力删了原先编给台电的2,000亿元电费补贴。而本次冻涨电价的但书条件,就是优先全力争取台立法机构同意拨补台电预算。这意味着,若在今年上半年台立法机构会期,国民党还是不愿意点头通过这笔预算,届时,台电就有充分理由调涨电价。而且按照台电这次提交的成本结构,每度合理电价的平均涨幅至少9%;届时,国民党到底是给钱,还是继续删除并背上涨电价罪名呢?
放眼全球,电价是涨、是跌;核电该用、该废,不外乎是经济题、科学题,但到了台湾却被操弄成了政治题;一座缺乏天然资源的小岛,原本对能源就没有挑肥捡瘦的权力,更没有本钱让唯一一家电业公司因财务困境倒闭,但在台湾地区却能在一系列政治算计中,成为政治绑架的对象,岂不荒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