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8.23炮战”66周年。赖清德当天赶到金门,参加相关活动。期间,他玩弄欺骗话术,大谈所谓“8.23炮战精神”,渲染“中国大陆威胁”,鼓吹“以武谋独”“倚外谋独”,再次暴露其“台独”分裂、挑衅对抗的本质。
赖清德在发言中,有意模糊“8.23炮战”背后两岸关系的实质,把两岸共同维护“一个中国”的政治默契,说成是“中国大陆的威胁”。声称“ 8.23炮战”发生的时候他还没出生,民进党还没成立,“中国大陆要拿下台湾,不是台湾哪一个人、哪一个政党说了什么事情,通通都不是。”还原历史。1958年,美国政府试图施压蒋介石放弃金门、马祖,以“划峡而治”搞“两个中国”,但此举遭到蒋介石拒绝。毛主席亲自指挥金门炮战,“直接对蒋,间接对美”“打而不登,封而不死”,意图非常明确,就是挫败美国制造“两个中国”的图谋,显示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和内战的延续。1958年10月3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明确做出了把“金、马留在蒋介石手上”的决策。10月6日发布的《告台湾同胞书》中明确指出:“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金门战斗,属于惩罚性质。打一些炮,引起你们注意。”“台、澎、金、马是中国的一部分,不是另一个国家。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没有两个中国。这一点,也是你们同意的。”正是基于对一个中国的共同坚持,炮击金门逐渐演变为一场特殊的政治仗,一直持续到1978年12月31日,中美正式建交之前,时间跨度长达20年。赖清德对历史真相的无视和歪曲解读,正是民进党颠倒黑白、拒绝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操弄“抗中保台”策略的一贯做法和刻意误导。
66年过去,人事虽有代谢,但台湾问题的实质并没有改变,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事实并没有改变,海峡两岸虽然陷入长期政治对立的特殊状态,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从未分割也决不允许分割。赖清德偷换概念,把大陆维护国家统一和主权领土完整的正义之举说成是“拿下”和“并吞”,这是包藏“台独”祸心的污蔑和抹黑。
在讲话中,赖清德还不断煽动“仇中抗中”情绪,声称要军民团结“抵抗中国威胁”;购买精良的武器,同时跟“民主阵营”肩并肩站在一起,“捍卫国家主权”。这正是赖清德坚持顽固“台独”立场,妄图“以武谋独”“倚外谋独”的自白和叫嚣,更是在向美西方反华势力表露“忠心”。自5·20上任以来,赖清德已多次发表赤裸裸的谋“独”挑衅言论,多次宣称两岸“互不隶属”,不断冲撞两岸关系的底线。赖当局最新公布的明年度军费预算高达6470亿新台币,比今年增加7.7%,创历史新高。近期,台军方更是陆续调高免役、补充役与替代役标准,以扩充兵源备战。穷兵黩武之外,赖当局也加紧与美西方进行勾连。近期,美日等国的政客议员不断窜台。当局安全会议秘书长吴钊燮、外事部门负责人林佳龙与美方进行“特殊管道”密访会谈。美国反华政客和智库,多次公开要求民进党当局要扩大军费支出,以显示“自我防卫”的决心。这充分表明,“台独”分裂分子和外部干涉势力正是台海局势动荡不安的最大乱源。去年5月,赖清德为竞选动员,曾在金门宣称自己是一个“和平主义者”。而这次,赖清德在讲话中,依然用“和平”“民主”等虚假论述来包装他的“台独”论调,欺骗民众。他声称,希望两岸和平发展,要维护“自己的生活方式,同时也为了台海和平稳定”。事实上,制度不同,不是统一的障碍,更不是分裂的借口。台湾问题并非民主议题,而是关乎中国主权与领土完整的核心利益问题。赖清德妄图利用“和平”“民主”概念混淆视听,偷渡其“台独”理念,包装其政治博弈的野心。这一说法,就是要蛊惑、煽动台湾民众“全民皆兵”,以他们的福祉利益为赌注,将他们绑架到其“台独”战车之上。
事实上,66年过去,金门早已从炮火连天的前线,成为两岸交流的前沿。去年,金门县议会“跨党派问政联盟”及“无党籍联盟政团”曾将建立“永久非军事区”的陈情书递交给蔡英文和赖清德,表达要让金门永久保持和平、建构“和平特区”、成为两岸互动沟通桥梁的强烈心声。而大陆方面也在“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中提出了打造“厦金生活圈”的具体规划。面对两岸滔滔民意,赖清德却视而不见,没有对和平做任何的具体规划,只看到他充斥着对立对抗的满满敌意。只谈战争,不论和平。赖清德的虚伪不言自明。在对待“8.23炮战”问题上,民进党曾不屑一顾,认为是“国共内战,与我何干”。蔡英文8年任内,也仅参加过3次相关活动。
而如今,赖清德为了“洗涤人心”,塑造“抗中保台,命运与共”的氛围,罔顾历史事实和主流民意,宣扬“台独”理念,引导错误认知,实则是在引战引乱,置民众于灾难。正如国台办发言人所指出的,这再次暴露了赖清德当局打着和平的幌子大搞“以武谋独”“倚外谋独”的虚伪嘴脸和阴险本质。“台独”与台海和平水火不容。赖清德当局顽固坚持“台独”分裂立场,是台海和平稳定最大威胁,是导致台海兵凶战危、岛内社会撕裂对立、民众利益受损的祸根乱源。两岸同胞要团结起来、行动起来,坚决反对赖清德当局的“台独”挑衅和冒险行径,还台海以和平,还民众以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