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上午,岛内立法机构爆发表决冲突,这是新一届民代开议以来的第一次激烈冲突,也算是这几年来最激烈的一次。
冲突造成蓝绿几名民代受伤送医,其中民进党籍民代钟佳滨冲上主席台,将国民党籍女性民代陈青徽抱摔滚落。另一名民进党籍民代郭国文,将立法机构议事人员周万来手中表决文件抢走。这都是一般议会冲突中比较避讳的事情,前者攻击弱势,且有非礼嫌疑,后者攻击立法机构工作人员,伤害到无辜中立者。
在蓝白两党联合阻挡下,民进党籍民代沈伯洋爬上主席台桌上被人拉下,倒头落地造成受伤。因为冲突激烈各不相让,造成议事在混乱中进行表决,绿营不敌蓝白合力,表决方案通过二读,而绿营侧翼又发动数百名学生跑到立法机构门口示威,仿佛“太阳花运动”情景再现。在担忧冲突加剧的情况下,立法机构负责人韩国瑜宣布本月21日完成三读。
这次表决内容为涉及到台立法机构的扩权。其中重要的条文包括要求台湾地区领导人常态化到立法机构报告并接受询答,立法机构拥有调查权,明确藐视立法机构罪,强化人事同意权,以及记名选举正副立法机构负责人等五条。这五条使立法机构的权力获得扩充,可以更有力地制衡到行政机构。
因为现行制度的缺陷,台湾地区领导人一旦当选,就不用向任何人负责。尤其在无需争取连任的前提下,如缺乏自我要求,完全可以我行我素。蔡英文任内最后两年,不对任何重大议题表态,不接受媒体采访,完全躲在幕后不出面。不过讽刺的是,因为蔡的神隐,使民众忘了蔡英文这一个人,反而使其民意调查维持不坠。
让台湾地区领导人去立法机构汇报以及接受质询,曾经是蓝绿共同的主张,只是绿营在野的时候强烈提议,执政的时候的就完全不提了。而这次蓝白联手,要让台湾地区领导人来立法机构汇报,即使是绿营也不敢完全反对,只是就如何质询和如何应答的方式,双方有很大分歧。
过去八年,蔡英文当局全面执政,行政官员全然不把在野党民代放在眼里,接受质询的时候实问虚答,毫不顾忌。甚至还发生过行政负责人苏贞昌在接受质询的时候,大骂国民党女性民代郑丽文“不要脸”的事件。因为民代不具约束官员的权力,所以不久前还发生台外事部门负责人吴钊燮在接受质询的时候,就敢肆无忌惮地数次说出,“有本事你就告我藐视立法机构”。所以这次立法机构提出“藐视罪”,也算为吴钊燮之流量身定做。而人事同意权,也使官员对立法机构有所敬畏。不然,他们再被宣布官职的时候,完全可能被立法机构否决。
岛内的体制,立法机构与监察机构分别承担监督和调查的职责。台立法机构要求调查权,其实与现行体制有所冲突。但监察机构人员为当局任命,立场暧昧,与立法机构各行其是,体现不出民意监督的威慑力。蓝白内部曾经也有分歧,但最终蓝白的意见获得整合,也就是先形成事实,再解决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