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立法机构3月15日下午进行经济组总质询,国民党籍台立法机构负责人韩国瑜主持议事时,因民进党民意代表陈亭妃临时更改为书面质询,造成后续质询的民意代表时序大乱,纷纷赶不及到场质询,韩在唱名三次后,照议事规则走而宣布散会,引发讨论。
15日下午,台立法机构会议因故提前结束。原定下午第一棒质询的民进党民代陈亭妃在将近14时改为书面质询,后续的国民党民代罗明因此未及时赶来,导致之后依序上场质询的民进党民代洪申翰、邱志伟、郭国文、赖惠员,国民党民代涂权吉,民进党民代陈冠廷、林楚茵等,均赶不及到场。
按照机构议事规则来看,正常状况下,当天排定质询的民代,应该自行到场待命。原本韩国瑜可以依立法机构负责人历年来的惯例,宣布休息,给个方便,等待下一位民代接获通知后到场质询,但韩无意这么做,直接唱名下一位质询民代,一路唱名到底,让台立法机构出现从未发生过的质询民代唱空城的场面。
从事件来看,韩国瑜着实用议事规则倒打了15日要质询的绿营民代一大把,主因是他上任后,主持议事一举一动皆被以放大镜检视,韩也知道自己被绿营盯着看,因此至今主持议事不仅完全照时间、程序来,甚至没有找副负责人江启臣来代班主持过,战战兢兢在自己位子上。
可见,韩国瑜似乎就有意藉此次事件打破过往台立法机构陋习,毕竟没道理他准时主持议事,还要等迟到或者根本没掌握状况的民代,尤其在15日下午质询的民代名单中,8个中有6绿2蓝,韩国瑜一视同仁,照着议事规则走,就很难被说不中立。
绿营民代质疑韩国瑜就此散会是要赶行程去喝酒,韩PO出照片回应“视察电梯”,宣示其整顿决心。
韩国瑜上台之后,台立法机构有了新的行事风格。因民代办公室装潢费过高,日前“司法及法制委员会”有人提议要更改格局等问题,把“总务处长”周杰换掉;韩昨天傍晚还亲自到民代办公室大楼视察电梯,PO文称“我到各个楼馆,把每一台电梯及消防设备都检查一遍”;而在花东等交通建设提案上,因有关重大民生建设议题,韩国瑜承担起被民进党批评“议事不中立”的声浪,坚持与民代挂名共同提案人。
韩国瑜这次的动作,就是在向绿营释出讯号“要刮别人胡子前,先刮好自己的”,也会让接下来的绿营民代们绷紧神经,真正明白现在的台立法机构并非过往绿营说了算的时代。
来源:台海网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