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赖清德在民进党中常会发表谈话,建议“陆生比照外籍生纳入健保”,希望有关部门研议。而台当局卫生福利部门当晚宣布最快明年9月上路。10日,台当局行政机构负责人陈建仁也表示,对于外籍生、侨生,还有港澳生和大陆生等,都应该提供好的健康照护。
从2011年陆生赴台攻读学位开始,12年的时间内,把陆生纳入台湾“健保体系”的呼吁就没有断过。但目前,其他境外生皆可纳入健保,唯独陆生不行。
马英九执政时期,因遭民进党反对而作罢。2016年蔡英文上台后,也曾提出让陆生纳保,但当时的作法是一并把所有境外生保费从新台币749元提高到1249元,引起不满。最后不了了之,一直被卡关至今。让陆生一直无法获得公平待遇和相关权益保障。而大陆方面也多次呼吁民进党当局,正视并改善大陆学生的权益保障问题,不要再推诿敷衍。
纵观陆生纳保一直未能推动的理由,不外乎几个方面:一是涉及所谓“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的修订,陆生身份要由“停留”改为“居留”。才符合在台居留满6个月,就可以纳保的规定。二是涉及健保款项里当局的财政“补贴”问题,纳保可享有当局的4成保费补助。三是具体反对理由集中在“陆生没有交税”,“占台湾纳税人便宜”、大陆对台有“敌意”等说辞。
而这次在选前60多天,由赖清德突然宣布这项“红利”,民进党当局“发夹弯”,快速跟进推动的做法显然带着浓浓的选举算计和现实考虑。
一是意图营造两岸关系和缓的假象,掩盖赖清德的“台独”标签,争取中间选票。赖清德深知岛内主流民意在于主张两岸和平发展,为拓展票源,拉拢理性选民。他抛出陆生纳入“健保”的话题,意图为两岸降温,降低对抗意味和“反中”、“台独”形象。
二是力图主导选举议题,拉抬声量。赖清德选举民调虽然一路领先,但具体数据一直下滑。目前,“蓝白合”议题发酵,占据主流声量。赖清德急于扭转颓势,制造议题。就把已形成共识的议题抛出来,转移当前的焦点,争取曝光度,提高选举讨论的话题声量。
三是缓解民进党当局面临的教育生源压力。2020年,陆生暂停赴台就读后,在台湾的学士班陆生今年6月已毕业“清零”。今年7月,2023学年陆生来台就读硕博士班发榜,岛内40所学校共录取476名学生,招生达标率仅32%,缺额高达1024名。而在少子化冲击下,台湾高校,尤其是私立大专院校招生拉响警报,各校都对陆生需求若渴,期盼当局主动向大陆展现善意,让两岸文教交流恢复常轨。
四是适度回应大陆善意。疫情过后,大陆开放研修生今年重新恢复入台。今年2月有300多人赴台;9月新学期来台研修生人数更大幅成长至约1700多人。面对大陆的善意。两岸重启民间交流,是时候“应该要来考虑”陆生纳健保的议题。而疫情期间,陆生无法以入台证在台购买口罩和快筛试剂,无法打疫苗等困境,也让人心寒,使这一项问题更加凸显。
而对于赖清德和民进党当局抛出的陆生纳入“健保”议题,目前,岛内各方反应不一:议题抛出后,随即引发不少深绿人士反弹,民进党内也有民代疑虑,并直言“被骂惨了”。医界也骂声一片。台北联合医院主治医师苏一峰指出,2015年国民党就提出该政策,却遭民进党强烈反弹,大骂当局很有钱吗?都不怕“健保”破产吗?难道现在健保财政就很充裕?
台立法机构民众党团总召邱臣远认为,赖清德历任“执政”团队高层,民进党民代席次也实质过半,为什么“执政”七年多的时间不做,到了选前就大放红利?
国民党民代李贵敏质疑,这是一桩口惠实不至的假利多。民进党当局为了选举利益,从原先对陆生政策歧视,变成推动陆生纳入健保。民进党过去以“陆生纳保是钱坑”为由,迟迟不推行,为何到了选举,就不是“钱坑”?
台湾《联合报》发表评论指出,在台陆生、陆配,民进党需要时视如珍宝,不需要时弃如敝屣,成为“工具人”;是宝,是废,全视民进党当下需求。赖清德于选举期间提出陆生纳保的真心成分有多少?如“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来源:海峡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