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台湾已经进入炎热的夏季,烈日下炙热的工地里,只见搬运着钢筋水泥的劳工已再无台湾同胞,清一色都是操着一口东南亚语种的外籍劳工。更令笔者意外的是,现在就连小吃摊里的员工,也有不少东南亚的外籍劳工,而且多为越南籍劳工,那咱们台湾劳工都跑去哪里了呢?据台当局统计资料显示,截止2023年4月底,在台湾的外籍劳工(产业外籍劳工和社福外籍劳工)人数已达734434人,创下台湾开放外籍劳工有史以来新高纪录。若是再加上过去几年失联逃跑的50000多外籍劳工,目前在台湾合法和非法的外籍劳工人数已经逼近80万人。
微信图片_20230611082841
令人不惑的是,台湾外籍劳工人数创历史新高,但为何台湾还会频频缺工呢?据笔者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台湾高龄化和少子化严峻,台湾工作年龄人口逐年快速减少。台湾15-64岁的工作年龄人口自2015年达到1737万人的历史高峰后不断减少,2022年台湾工作年龄人口仅剩1630万人,预估至2030年,台湾工作年龄人口将降为1507万人。因此民进党当局推出各种刺激奖励生育的政策和计划,同时也出台《中高龄和高龄就业促进法》以鼓励高龄劳动人力延后退休或再就业,弥补当前台湾的缺工潮。
二是台湾工作形态改变,零工经济兴起,青年世代就业意向改变。以往传统危险、辛苦的工作台湾年轻人都不愿意从事,希望能够从事更加弹性并且注重所谓的生活体验感的工作。从全台外送员人数的暴增就可以观察到,2019年全台外送员人数为4.5万人,但到了2022年这个数字增加至14.5万人,短短三年内全台就有10万人加入外送员行列。此外,还有许多跨境电商公司,仅需透过接业务的承揽关系,台湾年轻族群可以轻松加入并且有额外的收入,工作不仅更自由又不用忍受制式的加班文化,这也是导致台湾缺工潮的主因之一。
三是台湾产业不转型升级,不重视台湾技术型人才培养,只想靠外籍劳工来弥补,使得缺工潮不断升高。过去台湾曾经引以为傲的职业教育,培养了一批批台湾技术型专业人才,这批学生都是台湾技术劳工的来源和摇篮,可惜现在许多职业技术学校纷纷转型为入职门槛相对低的科系,这也将不少年轻人推入低薪的服务业中。同时这些台湾传统制造业因为缺工而不断希望靠台当局引进外籍劳工弥补高成本劳力,造成当前台湾外籍劳工创历史新高,如此恶性循环。
由此可知,台湾的缺工潮短期内依旧是一个难解的问题,台湾经济大环境发展不好只不过是一个表象罢了,从更深层次观察检视下来,是产业政策、教育政策、外籍劳工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综合所导致的。但如今民进党当局大搞“新南向”和不断扩大引进外籍劳工弥补当前台湾稀缺的劳动力,孰不知仍缓不济急。因为要改善当前缺工的困境,唯有产业转型适应当前大环境并提升待遇和工资,吸引岛外专业人才来台,同时升级改进使用AI和机器取代简单重复的人力工种。
在此不禁让笔者想到,两岸同是一家人,大陆总是敞开双手欢迎广大台湾人才青年赴大陆发展,此时台湾面临如此大的缺工潮为何不反向思考,扩大吸引大陆资金和企业来台投资互利共赢,唯有如此才能再次使得两岸产业融合发展,同时依靠大陆广大的市场让台湾产业提升,利用两岸产业融合的优势创造发展机遇,真正拉抬台湾当前的“低薪资”,改善台湾缺工的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