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5月15日引述台湾《联合报》14日发表题为《大小姐打造军火库 台商尾随巴菲特避险》的文章。
文章称,固态电池大厂辉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将在法国投资52亿欧元(注:1欧元约合7.61元人民币),建造超级工厂。
创办人杨思枏接受路透社访问时说,因政治问题,董事会不打算在台扩大产能,并称“不再是台湾公司”。继巴菲特大卖台积电后,这回是台商为进入国际市场,切割台湾避险。
对照第一季度进出口严重衰退,隐然可见从资金到供应链重组,一系列经贸避险行动开始伤害台湾增长动能。
文章说,辉能高层受访发言直白,堪比巴菲特“台湾地缘政治风险令人不安”。消息传回台湾,台当局经济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王美花立马关切,业者才声称是“媒体”误植,却不要求路透社澄清。王美花拉着业者粉饰太平,一如台当局所谓的“驻美代表”萧美琴声称“台湾是最安全可靠经商之地”,反驳巴菲特卖台积电,两者都是大内宣,无助扭转台湾不适投资的国际形象。
文章还说,业者海外发言不讲爱台湾实属罕见,但就一个要在法国投资重金,并准备在欧洲市场首次公开募股(IPO)的台企来说,资金伙伴的信心是重中之重,募资必须明确切割台湾政治风险。该公司高管说明,法国投资案不仅建立海外生产枢纽,也会进行采购材料和研发活动,与台湾母厂并无生产及技术的关联。
辉能赴法国投资为欧洲客户布局,无可厚非,但相比业者在台投资规模,相差40倍以上。近年蔡英文推动投资台湾项目,有如此案创造约3000个工作机会的,还真数不出来。
更重要的是,业者建立海外基地,旨在确保于台海紧张之际能长期稳定运营,这和美日德争取台积电赴当地设厂是相同考虑,尽皆出于对台湾情势的不信任。
文章进一步说,巴菲特卖台积电掀开台湾安全的虚假表象,而辉能案则是产业链重组避险的残酷现实。美中科技战起,台当局不断宣传产业链“去中化”以分散风险,但现实是,若台湾成为“抗中”前线,产业链重组不只“脱中”,同时也得“去台化”。辉能将重要投资与产能同时外移,即为典型例证。
根据统计,今年1月起,外资来台件数和金额趋势反转,开始每月呈负增长。而进出口大幅衰退显示,在全球产业链重组过程中,台湾固然降低对大陆依赖,但并未找到替代市场,地缘政治风险让台湾被边缘化的程度令人忧心。
文章最后说,台当局主动配合美国将台湾推上火线。当美国智库、国会及军方一再发出“炸毁台积电”的言论,当局推说是大陆认知作战,不曾以和平行动扭正国际视听,以致“台湾风险”令人避之不及。蔡英文打造军火库备战,未必震慑解放军,却让台岛经济吓出病了。 【来源:参考消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