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苏贞昌公开自夸“防疫成绩好”引舆论痛批“冷血”。(图片源自台媒)
中国台湾网5月13日讯 近两天,台湾地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连续突破6万例,其中学生确诊病例也出现大幅增长,导致全台又有上千所学校停课。岛内防疫机构评估,台湾地区疫情尚未达到最高峰。尽管如此,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却公开自夸所谓“台湾防疫团队成绩好”,而一向口若悬河的台行政管理机构负责人苏贞昌亦声称“尽管确诊病例不断增加,却未如‘冲天炮’般速度快”,引发岛内舆论强烈反弹。针对岛内疫情严峻形势,大陆方面此前已明确表示愿意协助岛内尽快洽购快筛试剂,而民进党当局非但不领情,甚至阻挠并污蔑大陆“动态清零”的防控政策。对此,国台办在此前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回应指出,民进党当局罔顾台湾民众生命安危,仍处心积虑借疫情在两岸关系上进行政治操弄,再次暴露了其“以疫谋独”的丑恶面目。
台湾地区连续两天新冠肺炎确诊破6万例
根据台湾地区“流行疫情指挥中心”公布的数字显示,5月11日,台湾地区新增57216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分别为57188例本地确诊和28例境外输入。时隔一天,台湾地区单日新增确诊病例达到65446例,其中本地确诊病例为65385例,境外输入病例61例。而5月13日的最新数据显示,新增64972例本地病例,新增41人死亡病例,中重症个案增217例,连续两天当日突破6万例。
岛内学生确诊人数超6万例 全台1909所学校停课
不仅如此,台教育主管部门也于12日发布新闻稿称,当天新增学生确诊7541例,全台1909所学校暂停授课。截至目前,台湾地区已累计学生确诊病例65485例。
台卫生部门预估:岛内疫情尚未达到最高峰
对于当前台湾地区的疫情增长趋势,台卫生福利部门在12日的台行政例会上表示,目前台湾本地疫情正进入广泛小区流行,病例数持续快速增加,且疫情尚未达到最高峰,预计本地中重症病例数及死亡数还将上升。
蔡英文自夸惹众怒 柯文哲、侯友宜公开痛批
尽管台湾地区疫情形势愈发严峻,但民进党当局仍坚持“与病毒共存”防疫政策,选择“躺平”的同时,依旧不忘吹嘘所谓“政绩”。
日前,蔡英文在个人社交媒体平台上公开发文,表示“台湾防疫团队成绩相当好”,声称“台湾已逐步向正常生活迈进”,并呼吁岛内民众“多一些理解”,给予防疫政策最大限度的支持。
此言一出,立即引发岛内舆论强烈反弹。台北市长柯文哲直言,“台湾防疫成功与否,在于民众的配合以及医护人员的努力,绝非蔡英文口中的民进党高官。”
因市政成绩出色而广受好评的新北市长侯友宜,也在接受岛内媒体采访时表示,“我每天都在第一线倾听民众的声音,了解民众的痛苦,绝对不是蔡英文说的那一回事。”
苏贞昌称“死亡率仅万分之二”被怒骂“冷血”
而正当蔡英文广受舆论抨击之际,被大陆有关方面列入顽固“台独”分子清单的苏贞昌,再发可笑无知的言论,称“尽管台湾目前确诊数仍在不断增加,但未如‘冲天炮’速度一般快”。他扬言,台湾99.8%都是轻症或无症状,若从国际死亡率来看,台湾仅是万分之二,“由此可见,台湾的防疫政策依然很有效。”
对于苏贞昌的这番“无厘头”言论,有岛内网友怒批,“台湾人的命对民进党来说,只是数字,与冷血的蔡英文、苏贞昌、陈时中无关,真是可悲。”
民众拿不到药 中国国民党:民进党用制度杀人
中国国民党副秘书长王育敏在受访时表示,民进党当局购买70万剂辉瑞口服药,却用药谨慎到吝啬,在5月1日至9日全台确诊的28万人中,配发数量仅1558人,配发率0.55%,“眼睁睁看着轻症患者变重症。”
台湾预防医学会理事长陈宜民则直言,因为指挥中心设计居家照顾责任区制度,确诊病人必须在责任区才能拿到药,但责任区规划的相关资讯又写在哪里?“现在是制度杀人、医疗系统崩坏。”
批民进党防疫 台北市长候选人黄珊珊网络声量大增
此外,据岛内媒体披露,因确诊感染新冠肺炎而被隔离的台北市长候选人黄珊珊,近来因屡屡抨击民进党当局防疫政策,导致其网络声量大幅上涨近92%,其痛批“连快筛都没有是弃守,而非共存”的言论,更冲上岛内10日热搜。
国台办:民进党当局“逢陆必反”已走火入魔
针对台湾疫情严峻形势,大陆方面此前已明确表示愿意协助岛内尽快洽购快筛试剂,而民进党当局非但不领情,甚至阻挠并污蔑大陆“动态清零”的防控政策。对此,国台办在此前的新闻发布会上已回应指出,对于大陆方面愿为台湾民众提供防疫急需物资和疫苗试剂,民进党当局从来都在阻挡拒绝,总是把一己政治私利凌驾于百姓生命健康之上,其“逢陆必反”已经走火入魔,只会进一步危害台湾民众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后果。
国台办:愿尽最大努力帮助台湾同胞渡过难关
国台办表示,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一家人。尽快战胜疫情、恢复正常生活,是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大陆方面始终关心台湾同胞的生命健康安全,愿意尽最大努力帮助台湾同胞渡过难关,在岛内口罩、疫苗和快筛试剂短缺之际,都急台湾同胞之所急,及时表达了积极提供捐赠和协助的意愿,展现的是真诚善意,同胞情义。 (来源:中国台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