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广网12月24日讯 题:美国“莱猪”入岛“名正言顺” 日本“核食”登台还会远吗?
作者:海平
台湾“四项公投”案近日举行投票,四案全被封杀,舆论哗然。
陈水扁时期的台湾“新闻局长”钟琴不禁感叹,“四项公投都被民进党以谎言、蒙骗和公款办桌击败,台湾实验35年的两党政治和程序民主正式宣告‘癌症末期不治’。”
当民进党操弄民粹绑架理性越来越得心应手的情况下,一人一票的结果,台湾民众只能自作自受,承担“没有最坏只有更坏”的糟糕后果。既然“公投”让美国“莱猪”入岛名正言顺,那日本“核食”登台还会吗?
何以致之?首先,这次“公投”闯关失败,固然有国民党不团结的因素,但更关键的还是民进党所打出的“恐吓牌”“欺骗牌”再次奏效,这也是民进党长期洗脑愚民的必然结果。
以“反莱猪公投”案为例。吃了含瘦肉精的猪肉对身体健康不好,这是以常识即可判断对错是非的议题,然而,民进党在宣讲过程中混淆视听,把“反莱猪”说成“反美猪”,恐吓称“如果'反莱猪公投'过关,未来台湾的国际贸易尤其是美台贸易必然会受影响,台湾在安全方面也得不到美国保护”。其结果就是“反莱猪公投”胎死腹中,通过不了。台湾南部很多“养猪大户”的县市更是无条件地全面支持民进党的主张,比如绿营执政的屏东县 “不同意”反莱猪的得票率更高达59.72%,领先“同意票”近20个百分点,“不问是非只讲立场”的程度令人匪夷所思。
事实上,民进党某位“执政高层”事后毫不避讳大谈“恐吓牌”奏效。他“自豪”地向台媒透露,把反莱猪的食安问题操作成国际经贸和台湾安全议题,着实吓倒了不少“经济选民”,很多“经济蓝”根本不出来投票,有的从原来“同意”反莱猪变成“不同意”。最后“四项公投”投票率也由国民党评估50%到55%,变成了极低的41%。要知道,2018年台湾总共10项议题的“公投”案,最低投票率都有54.51%。这一增一减之间,可见此番“公投”有多少选民被民进党吓倒。
其次,从具体数据来分析,这次“公投”再次显示,在民进党长期操弄政党对决、煽动民粹情势下,台湾社会已越来越没有理性探讨的空间,甚至理性逐渐被非理性和民粹宰制。
比如,台北是全台所谓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经济选民、中产阶级最集中的城市,新竹市(因为有新竹科学园区)是全台平均受教育水平最高的城市。这次“公投”,两城市民都作出了与他们素质相匹配的决定,即每项“公投案”的“同意”票都全面超过“不同意”票。而全台22个县市中,“4个同意票”占多数的有12个县市,“4个不同意票”占多数的只有8个县市。可是,这无法抵挡民进党煽动起来的民粹、无法主导“公投”的最终结果,台南市、高雄市和屏东县等绿营支持者涌跃投票,“不同意票”远超“同意票”,“北票南补”,回补了中北部“不同意票”不足的缺口,最终让民进党在全台层面赢得“四项公投”。
“只问立场不问是非”的民粹操弄手法,让民进党屡试不爽。问题是,民进党赢得“公投”,输的却是全台民众及台湾未来。“核四重启公投”被封杀后,台湾各大工商团体领袖几乎一面倒地惊呼“台湾缺电不可避免,经济必然受冲击”,台湾股市也随之应声大跌。
“反莱猪公投”没通过,美国瘦肉精猪肉堂而皇之“登台”,日媒当晚即表示“日本核食品出口到台湾的机会大大提高”,日本“台独”社团“全日本台湾连合会”紧接着颐指气使施压蔡当局,要求“头脑一定要清楚,赶快解除日本核食品进口。”而日本自民党外交部会长佐藤正久19日也发推文,台湾“反莱猪公投”未成立,对于解禁日本福岛等农产品进口,可望有正面影响。他还透露,12月24日召开的日台“2+2”会议将讨论这项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