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当局即将用于纾困的“振兴五倍券”政策迎来大转弯,此番“顺应民意”的改变却未获好评。有台湾媒体批评指,“行政院长”苏贞昌不能苦民之苦,用劳民伤财的领券换券等程序折腾老百姓。
苏贞昌16日宣布,将在疫情稳定可控前提下,尽速发放“五倍券”;原先规划民众领券时要支付的1000元(新台币,下同),将由当局全额负担。
“振兴五倍券”是民进党当局今年面对新冠疫情冲击所推出的经济纾困政策,设有使用期限,发放形式为数位(电子票券)与纸本。
所谓“三倍券”及“五倍券”政策,系由民众负担1000元以换购三倍或五倍消费券的纾困方案。去年“三倍券”政策的实际效果众说纷纭,官方宣称对刺激经济复苏多有裨益;反对者则认为,票券获取过程繁琐,且制作成本高、纸本浪费大,“振兴券”无法振兴。
《天下杂志》相关分析表示,“三倍券”政策的最大问题在于有关统计缺乏消费者调查资料,以至于相关单位只能推估效益。
今年8月以来,“五倍券”再度引发争议。除了担心繁复程序,一些学者还指出,“五倍券”仅能支出日常开销,对经济发展不会有额外贡献。
联合新闻网专栏“黑白集”17日写道,“五倍券”只是利用了“三倍券”的桥接技术。该政策效益的数字可能好看,却是自欺欺人。同一招式用滥,免不了失去社会大众信任。
16日晚刊出的“中时社论”指,由于民意反弹严重、自家“立委”不支持,“行政院”只好硬生生来个发夹弯,取消自付1000元的原始设计,但仍要劳民伤财、用领券换券等程序折腾老百姓。该文强调,苏贞昌最根本的问题是不能苦民之苦、急民之急,其他问题都衍生自此。
台北市一位里长方荷生受访时说,“三倍券”“五倍券”对中上阶层没有影响,但很多中下阶层面对吃饭、缴房租、9月开始要付学费等开支问题会有难处。纾困和振兴的政策目标不相同,许多基层民众需要现金纾困,“行政院”坚持不发,却让大家领取“振兴券”、掏钱消费。风传媒近日报道也指出,台当局当前的振兴和纾困,对民众来说,不只是无感、还会增加不满。(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