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台湾岛内疫情延烧,“双北”市长侯友宜与柯文哲因防疫有成民调升高。政治人物的防疫表现反映在具体的民调数字上,也间接影响到各阵营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的布局。而不管他们本人愿不愿意,民调的升高,都让新北市长侯友宜和台北市长柯文哲进入岛内2024的“大选”视线范围。
岛内亲绿媒体《美丽岛电子报》最新民调显示,在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最适合的人选中,侯友宜以22.3%的民调首次超过台湾地区副职领导人赖清德,也赢过柯文哲4.5个百分点。
此外,在政治人物信任度调查中,侯友宜以72.4点的信任指数位居第一。对于这样的成果,侯友宜归功给新北市防疫第一线人员,不过数字确实反映民意,侯友宜最新的72.4%信任度,反而比今年4月疫情暴发之前增长三个百分点,至于赖清德虽然增长五个点,幅度稍高,但整体支持度只有59.2%,侯友宜依然遥遥领先。
侯友宜的高信任度,足以证明这一阶段他的防疫工作获得了高度肯定。岛内精神科医师沈政男29日在脸书直言,这说明侯友宜曾多次提出的入境普筛,最近被大家认可了,“等于还他一个公道”。
岛内防疫形势严峻,防疫尤其能显示出一个施政者的工作能量和特质。政治人物的动作,民众都看在眼里,尤其台北和新北均属疫情重灾区,为了筛检站、防疫策略、“方舱医院”等,“双北”市长数次与民进党交火,更不用说政党之间的口水仗,几乎就没停下来过。
6月29日晚起台北市夜市“微解封”,规定1/4摊位可以复工复业,柯文哲因此顶着巨大压力。常在脸书做时事评论的台湾药师林士峰30日分析指出,夜市摊商和领着稳定薪水的上班族不一样,他让大家思考,柯文哲为什么宁可被质疑、被痛骂,也要跟民进党当局对着干,做这种决定。
一段时间以来,双北市长防疫有成独领防疫“风骚”,遭到绿营上下一力围剿和攻讦,也让忙于防疫的“双北”市长不堪其扰。尤其在台北市发生北农群聚感染、士林长照机构、北艺及环南市场感染,甚至此前的“好心肝”特权疫苗等事件后,绿营以及外围对柯文哲可没少做文章,让柯文哲直言“有心人带风向”。
但柯文哲为何还能快速与赖清德、侯友宜两人形成“具高度威胁性”的政治表现?前扁办主任陈淞山投书媒体,他直言从蓝绿两党的支持度可以发现端倪:民进党的好感度下滑了7.8%,反感度上升了8.4%,但这些民意并没有转向支持国民党,因为国民党好感度也同样下滑,而这些对两党厌恶的民意,让柯文哲所属的台湾民众党成为最大赢家,间接或直接拉抬了柯文哲的满意度,因为台湾民众党目前为止唯一的领军人物还是柯文哲。
国民党前主席朱立伦30日受访时表示,作为侯友宜的老同事、老朋友,他为侯友宜的高支持度高兴。他和所有国民党员也希望每一位国民党执政县市长都能获得高满意度,唯有如此,国民党整体的支持度才能够提升。
侯友宜此前曾表达过专心新北市政、无意2024之意,而外界也认为他不会重走高雄市前市长韩国瑜的“老路”,没结束市长任期就投入“大选”。柯文哲就不同了,柯文哲不止长了一张“骄傲的大嘴”,还有一颗“勃勃的野心”,若不是2020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杀出”个韩国瑜,柯文哲问鼎“大位”的时间线恐怕会比实际参加提前四年。
不管绿营怎么批评,柯文哲的支持度都随着防疫表现有所拉抬;而无论绿营攻击柯文哲有多少条缺点,他只要赢过绿营2024的“种子选手”赖清德就够了。不过有舆论认为,对柯文哲的支持度不能太过乐观,因为现在的声量能不能转化为选举的选票,还不能做过早推论。首先是现在距离2022县市长选举,还有一年半的时间,离2024还有两年半,以台湾政治环境变化之快速,不能做直线性推论;其次,要是大家了解以往民进党斗争异己的手段之狠辣,恐怕就要对民调“出头鸟”们满怀同情,因为未来的他们要活在民进党百倍放大镜的审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