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报道 记者 尹艳辉】为求销路,台湾凤梨降价竞争出口日本的情况被曝光后,民进党当局开始找补了。台湾亲绿媒体《自由时报》等台媒3月10日报道称,台“农委会”首次明文规定凤梨果品收购价格不得低于每公斤21元(新台币,下同),若低于该价格,不会给予任何补助。报道宣称,此举是为了管控品质并遏止压价。
大陆海关总署决定从今年3月1日起暂停台湾地区凤梨输入,有人发现,近日,台湾部分外销商开始转单到日本,还传出有降价竞争的情况,之后,“农委会”开始找补,拿出两个所谓的策略。
台“农委会”9发公文给蔬果公会,称3月1日到12月20日期间,凤梨果品收购价格不可低于每公斤21元,如果低于该价格将不会提供任何补助,另外,还规定在此期间单一外销业者出口总量(海空运并计)未达6吨者,也不会提供任何补助。《自由时报》称,过去台“农委会”对于外销向来仅提供奖励金,这次也首度祭出罚则。
针对台“农委会”此举,有岛内网友也提出质疑,“这样才会有品质问题吧…好坏都卖21元,还可以拿补助,赚双边…”
据台媒“中央社”此前报道,林家荣5日曾表示,发现台湾凤梨为销往日本出现降价竞争。有贸易商说,目前台湾销往日本的每箱10公斤凤梨卖290至300元新台币(约合67-70元人民币),扣除纸箱费和包工费后,每公斤是13元新台币,然而近两年均价都在每公斤21元新台币,相当于打了6折。
大陆3月起暂停台湾凤梨输入后,民进党当局提出一连串政策应对,蔡英文办公室6日上午8时至下午4时开放参观时,在一楼走廊摆设农产品摊位,其中就有凤梨供民众选购,加强营销。对此,有岛内网友讽刺民进党当局:再演呀!时时不忘大内宣的废物!
2月26日,海关总署在其政府网站上发布关于因有害生物暂停进口台湾凤梨的通知,随后,蔡英文政府发言人以及民进党趁机玩起政治操作,称这是大陆在使用经济手段对台湾施压,蔡英文本人也在其个人社交媒体上表达“谴责”,放言将投入10亿新台币减少损失,并给出了“应对措施”,号召台湾省全民吃凤梨,撑台农。
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3月1日表示,海关总署决定自2021年3月1日起暂停台湾地区凤梨输入大陆,是正常的生物安全防范举措,是完全合理、必要的。海关依法对输入农产品实施检验检疫,是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也是防范植物疫情风险、保障人民权益的需要。民进党当局却刻意歪曲,把技术性问题恶意解读,借机攻击抹黑大陆。这充分暴露出他们的一贯做法,凡是涉及两岸事务都要进行恶意操弄,说明他们既没有意愿,也没有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只能靠污蔑大陆来回避自身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