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 台湾“通讯传播委员会”日前以听证会的形式“公审”中天新闻台换照案,却因各种明显不公的争议处置,以及缺乏专业更与现实脱节的提问,连套招都不用功、演戏都演不好,反而在直播下自曝其短,变成一场社会大众“反公审”台湾“通讯传播委员会”的丑剧。
新闻与言论自由是这场攻防主要争点之一,中天本身固然极力维护民主社会此一基本价值,即使台湾“通讯传播委员会”委员与反中天者,亦是以此作为对中天撤照的诉求;新闻与言论自由内涵的真假虚实,何者为据理力争?何者又是强词夺理?必须秉持理性好好厘清。
从台湾“通讯传播委员会”委员到所谓的“专家鉴定人”,最关心的显然是中天新闻台的老板、最大股东蔡衍明,有没有插手、干预中天的新闻与政论节目以及中天的人事任用,因此设计了许多一听就是陷阱的提问,企图诱引蔡和中天主管踏入,以“证明”中天的新闻专业受到干扰压迫;偏偏手法过于拙劣,有些问题连外行人都能看破手脚,简直让人笑不出来,更看不下去。
问题是,有哪一条法律规定私有广电媒体的老板必须和其他企业不一样,不能对其媒体的各种人事职务拥有任免调用权?再从现实层面来看,将媒体所有权与经营权清楚分开,媒体老板高度尊重编辑部的自主权,这是媒体工作者梦寐以求的理想,但从古今中外的实例来看,又有哪个媒体老板会放手不过问?
事实上,有些国外著名媒体的编辑部敢于力抗资方的不当干扰,因此留下佳话典范,但恐怕连他们也不会主张编辑部就此独大,出钱经营的老板完全不能过问人事与内容;因为编辑部的自主权能到什么程度,从来不是自然就有的特权,往往需要编辑部的坚持、底蕴与智慧,乃至资劳双方的互动妥协始能逐步达成。而且,台湾“通讯传播委员会”鉴定人对所谓老板的干预,还提出档次那么低的问题,更显出他们“何不食肉糜”的外行,只是针对特定对象的打击,而非真正对维护新闻专业的关心。
再退一步说,如果台湾“通讯传播委员会”真的那么重视广电媒体工作者的新闻专业自主权,以及诸多政论节目的持平性,那就应该以相同标准,全面检视所有电视台的同样问题;摆在眼前的是,在台湾一片绿油油的新闻台中,有哪一台合乎台湾“通讯传播委员会”“公平公正”、“老板不干预”的标准?当绿媒龙头的三立公然成为民进党的“海派”基地,大肆干预安插党政人事,从老板到党政人士又可干预其新闻与节目言论,台湾“通讯传播委员会”有管吗?敢管吗?
主张言论自由最有名的一句话是“我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我会誓死捍卫你发言的权利”。这话的重点是,维护自己不喜欢的言论才有真正的言论自由,如果只维护自己喜欢、听了爽的言论,那还叫做什么自由?还需要誓死捍卫吗?
有人不喜欢蔡衍明和中天的言论立场,大可用力批判唾弃,但不能因此剥夺其应有的言论自由,外界可以各自批判或拥护,由民意市场决定其存灭,但就是轮不到蔡当局以其权力来关台!
难不成蔡衍明不能过问其媒体的人事与言论,那些更肮脏的“绿手”就可以?说穿了,难道言论自由是民进党独享的特权,只有当自己“在野”被打压时才能争取,等到自己“执政”时就换了嘴脸、变了心肠?(海峡新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