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台媒
据台湾“中时新闻网”报道 某财经名人上周在脸书上声称一家台积电即可撑起台湾的绿电产业,真的吗?
该评论指出台积电集团去年用电143亿度,2022年3奈米量产,每年将增加用电70亿度。台积电日前加入全球再生能源组织RE100,承诺到2050年百分之百使用绿电。该评论基于这些数据声称台积电可撑起台湾的绿电产业。
这种说法显然以为再过两年台积电每年用电约220亿度,若全部使用绿电,超过蔡当局2025年光电风电总发电目标400亿度之半,一家台积电就可抵绿电半壁江山,稍加夸大说一家台积电撑起台湾的绿电产业也不为过。这种误解是搞不清楚用电量(度,瓩时)与装置容量(瓩)是两码子事,而装置容量才真正决定绿电度数上限。
以台积电24小时不间断生产的特性,特别不合适使用一方面间歇性发电,另一方面靠天吃饭,容量因子(每年发电时数)极低的绿电。24小时不间断生产表示就算用电量很大,但需要的机组装置容量相对较少。台积电生产24小时不间断,即使在2022年用电220亿度,需要之装置容量仅约250万瓩,表示台积电购买绿电装置容量最多不过250万瓩。因为即使采购超过最大用电需求装置容量的绿电,因为无法消受,也只好弃电。
但蔡当局目前规划2025年太阳光电装置容量2000万瓩,离岸风电550万瓩,陆域风电120万瓩,总装置容量2670万瓩,台积电最大采购绿电250万瓩也不及绿电总装置容量的10%,如何撑起台湾绿能产业?RE100的承诺是30年后的2050年,以台积电用电特性,届时在岛内采购绿电之装置容量仍极为有限,2050年台积电也只能以在国外购买碳权方式达到承诺,如何撑起台湾绿能产业?以台积电24小时生产的特性,特别合适使用可24小时不停发电的核电,单单核四商转就几乎可以供应台积电全年用电。1985年台湾六部核能机组完工,与之后台湾半导体产业全面起飞有很强的关连性。
台积电目前只需符合“用电大户绿电条款”,就是在5年内建置契约容量10%的绿电。以台积电契约容量250万瓩而言,只要有25万瓩的绿色电装置容量即可。今日台积电与沃旭签约购买离岸风电装置容量92万瓩已远超过法定要求。台积电依法要求的装置容量不到绿电总装置容量1%,向沃旭购电的总装置容量也不及绿电总装置容量的3.5%,一家台积电如何撑起台湾绿能产业?
由以上分析可知所谓一家台积电可撑起台湾绿能产业是天大的误解及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