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政客有三大爱好,跑宫庙、蹭网红、傍美日,以往每到选举的时候他们的这个爱好就越发明显,但蹭网红这一桩是随时的——毕竟在网络时代,“声量”代表一切。
号称“馆长”的台湾网红陈之汉8月28日遭人开枪,岛内政治人物轮流至医院去探视,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台湾之光”。“时代力量”前主席黄国昌自愿担任陈之汉的义务律师,新北市长侯友宜去医院探望他,台北市长柯文哲也去凑热闹,当然还有多位绿营民代都去探视。他们不只是单纯探视,还要在社交媒体上传照片或影片,证明自己与“馆长”交好。
有台湾媒体批评,蹭网红蹭到这程度,干脆任命“馆长”为台湾政策顾问好了,肯定没人敢忤逆他。
政治网红化是网络世代的政治特色,政治人物讲究网络声量,刻意蹭网红,已经让政治专业被抛诸脑后。
台媒批评指出,被开枪的确是涉及社会治安的公共议题,作为政治人物,特别是县市长是得去探访一下实情,这没错。可叹的是,这些政治人物去的主从关系没搞清楚,为什么去探访也说不明白,讲不清楚,倒是各个站在对社会价值有负面影响的这位网红“馆长”旁边,活像他的侍卫。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红政治学”已经成为了岛内政治人物的“必修课”。不拼政见拼流量,政客们要么蹭网红吸粉做直播,要么干脆自己当网红。
民进党籍民代高嘉瑜上节目重现质询韩国瑜时翻白眼
比如民进党籍民代赖品妤和高嘉瑜,你能说出赖品妤进入台立法机构后,为台湾民众做了什么贡献吗?却一定记得她出糗卖萌的各种样貌,但这算是一个民代的专业吗?
要说蹭网红这件事,韩国瑜算是比较早的受益者。2018年台湾地区“九合一”选举期间,韩国瑜接受“馆长”陈之汉的直播访谈,创下109万的观看次数纪录,同时也冲高了这位网红“馆长”和韩国瑜的声量。不俗的网络声量让其他政客看到机会,及至2020年大选蓝绿初选期间,这位网红“馆长”俨然成了“政治金童”,包括赖清德、郭台铭、朱立伦、柯文哲都找他一同直播,连身为台湾地区领导人的蔡英文,都选择在“馆长”参加电视节目录制时,好巧不巧地“正好”探班,制造话题。
蔡英文热衷于与网红合影
当然,蔡英文最后挨批是为了选举,公器私用,公私不分。但民进党当局的官员们显然没接受批评,因为台湾权力最大的蔡英文拥有最多的网军。
实话说政治人物跟着网红拍影片没什么大过,偶尔开心一下,展现亲民作风,不算啥大过,但如今的岛内政客似乎已被网红绑架,网红在网络上带风向,政客就跟风跑,随网红、网军起舞,忘了自己是谁,忘了自己的职责。
台湾公益发展协进会理事长黄丙喜今天撰文指政客蹭网红是教坏孩子。他举例说在台湾政治人物里面,传统基金会董事长黄石城是敢对暗势力或黑势力不妥协的典范。
黄石城刚当彰化县长时,县议会议长建议他上任前要一个一个去拜访议员,但他就是不肯去看有黑道背景的议员。这些议员威胁说要砍施政预算,他说:“我去看你们,不等于向小朋友表明,不用读书,长大当流氓,县长都会去看他?至于砍预算,没关系,这等于叫公务员领薪水不用做事,我会请县民去找你们。”
还有一次,有些县议员们为了包中小学工程和采购,强烈要求中小学校长到议会接受质询。他说:“你们没念好书的要去问书念得好的校长们,这不好,问我和教育局长就好了!”他说,无党籍的黄石城,以这种权力无私的正气,让他的施政满意度全台第一,竞选连任时,国民党和民进党都自动让位,放弃推荐人选。
台媒批评,岛内政客没能力接地气,没有论述能力说明其政治理念,因而依靠网红甚至依赖网红,被声量牵着鼻子走。但网红带起的风向时常不是出于专业,甚至有可能造成误导。
政治人物们,请好好珍惜你们的官箴名器,不要天天都在算计选举,好好做事,坚持社会主流价值,票自然就会来,别再摇摇摆摆讨好一些人,尤其是对社会价值有负面影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