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弥补大陆游客锐减造成的观光损失,台当局鼓励民众在岛内旅游,并加码每房发200元(新台币,下同)夜市抵用券。该措施实行到今年12月31日,台湾舆论痛批民进党为选举“政策买票”。
“大概只能沦为废纸”
大陆8月起暂停发放赴台自由行签注,台“交通部”9月投入36亿元推出“扩大秋冬国民旅游奖励计划”,包括团体旅游、自由行旅客住宿、观光游乐业入园以及公协会办理观光活动优惠。此外,“经济部”加码按每个房间发放200元夜市抵用券,自由行游客可到夜市消费。观光局称,岛内共有7000多家旅宿业及80多个夜市参与。
“政务委员”龚明鑫得意地宣称,第一波发放的580万张夜市抵用券中,旅宿业已发给旅客182万张,收回47万张;未来第二波预估还会再发400万张,整体数量上看近1000万张,预估可带动经济效益最高达5亿元。他称,大陆限缩赴台观光,东部和南部夜市受冲击较大,夜市抵用券推出后,对东部与南部产生的效益较好,与政策方向符合。
实际情况真是这样吗?台湾联合新闻网29日称,夜市抵用券使用率显示,2/3的民众虽然领券,却不去逛夜市花掉。世新大学观光系副教授陈家瑜认为有两大原因:一是无法跨区使用,旅客不见得会特别为200元抵用券跑一趟,尤其当地没有夜市的时候;二是对不少岛内民众来说,岛内游行程本来就不会特别安排夜市,难以真正提升刺激消费的目的。一名刚去台南旅行的林先生直言,200元抵用券拿到手上并没有特别感觉,台南有不少夜市可以消费,但这里适合慢节奏,应该随心所欲穿梭于各角落,一想到夜市人挤人,就失去动力,“大概就只能等它沦为废纸了”。
被指刨韩国瑜根基
台湾夜市至少有200年历史。自清代起,汉人移民从福建、广东渡海赴台开垦山林,非常耗费体力。小吃业者便肩挑扁担沿街叫卖,将各种冷、热吃食送到田边、山边供开垦者食用,后逐渐形成夜市。研究夜市文化的“中研院”副研究员余舜德认为,民众逛夜市不只是为了小吃和购物,“而是为了那一种身处于吵杂、热闹、混乱、拥挤中消费所感受到的特有乐趣”。夜市因此被认为是台湾“庶民文化”的代表,也是很多境外游客在行程中常加的项目之一。
国民党29日召开记者会,批民进党在选举前政策买票。“立委”赖士葆称,这样的政策是饮鸩止渴,这些钱都是老百姓的钱,将这些钱撒给大家,“割自己的肉,吃自己的肉”。国民党团副书记长童惠珍称,这些补助都是用自己的钱救自己,并不能解决观光问题,现在变本加厉在选前加发5亿元的夜市抵用券,“这样的政策买票,大家会看不出来吗?”有学者直言,民众通常是先有旅游意愿,才会顺便申请200元抵用券,不会为了抵用券产生旅游诱因,“如果不是选举考虑,谁会相信?”
台湾《中国时报》29日称,去年“九合一”选举,民进党可以说是败给摊贩,在夜市蹿起的高雄市长韩国瑜所到之处杏仁茶、香肠瀑布冲垮绿营半壁江山,“民进党在大选前加码夜市抵用券,针对性十足,颇有刨韩根基、收买人心的意味”。不过有分析认为,韩国瑜“庶民领导人”的形象深入人心,并不是民进党一时的政策所能改变的。
难以弥补陆客损失
至于夜市抵用券能在多大程度上弥补陆客不去的损失,岛内更是充满质疑。据台湾《旺报》29日报道,9月赴台陆客比去年同月大减10万人次,是自2011年7月以来的新低,估计光是9月就让台湾减少约51亿元观光收入,“明年5月前也不乐观,补助结束后,旅游业会很惨”。韩国瑜竞选办公室算了一笔账:依照旅行公会的估计,自8月1日大陆禁止自由行开始,估计减少旅客100万人次,若以每人平均支出5万元计算,至少损失500亿元;目前当局补助计划上路一周,支付交易额达到1200万元,之后当局估计将再发出400万张夜市抵用券,以每张50元计算,全部也只有2亿元,根本无法与陆客不来的损失相比。
台湾观光发展协会副理事长柯牧洲认为,夜市券提升摊商业绩只是一时,这还涵盖许多本来就会消费的金额,无法增加观光财,更不利于整体观光软硬件设施的提升。宜兰县东门夜市商圈发展协会理事长王绅佑坦言,夜市抵用券只发给住得起旅馆的民众,心里很不是滋味,感觉像在劫贫济富。
《旺报》29日称,大陆近年的经济发展使每年都有1亿多人次出境游,让周边地区受惠,也是促成周边几乎所有地区入境旅客大幅增加的主因;反观台湾因为政治上的意识形态,导致陆客赴台大减,更让数千亿台币的观光外汇收入成泡汤。《中国时报》称,陆客、国际观光客来台高峰,台湾观光外汇收入至少3600亿元,现在陆客锐减,就算民众响应当局美意,1000万张夜市抵用卷的使用率达到百分之百,对弥补陆客减损的收入或对台湾每年18万亿元的GDP来说,影响力仍微乎其微。文章说,夜市抵用券为一次性补助,花钱吃了就没有了,无法改善旅游质量,且都是台湾人自己在玩,难以吸引国际旅客来台,只是暂时救岛内游,强调客流量也“只为了顾选情的政策买票”。